把对治病、养生很有作用的中药“杜仲”,用来称呼今晚报文化部前主任、著名文化记者杜仲华是恰当的,不仅因为他的名字含有这两个字,更多的源自他的文格和人品。只要翻开这本《光环的背后:我与名人》,你就会清楚看到他是如何拥抱名人、拥抱文化的。 IxG7eX!
Gm3`/!r
眼下,围绕文化做事是一项很时髦的活计,连JDP都可装进这个“筐”里。记者、编辑原本就和文化沾边儿,以为不管捕捉到什么全是文化,仿佛写出“腕儿”们打个喷嚏,怀个孕都是新闻,可是稍一品尝不是正味儿,哪里有文化,简直就是一地鸡毛。当然,这些成为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可惜的是难入主流文化,却从中折射出当前某些文化行为的浅薄和浮躁。 I[?bM-
sl(go^
杜仲华不是这样,他稳稳地、深深地、用坦诚、用睿智、用学识去从事大众与名人的沟通与交流,笔下的名人大腕与小字辈儿、长篇巨制与艺坛小草,他都一样地贴心拥抱。于是,他的书流出精彩,也记录了历史。
(^B=>
?>I
首先,杜仲华善于透过“光环”去看“背后”,这倒不是他有什么特殊背景和采访渠道,而是以一种主流价值观和平实严谨的态度去采写名人。杜仲面对名人和明星时,绝不会有仰视的目光,也不唯唯诺诺,而是以朋友的襟怀去平等地交谈,并以生动亲切的笔触将名人的精言妙语提练概括出来,于是本书中就有了冯骥才的“电脑不会把书籍送进历史”、莫言的“最高荣誉是读者的口碑”、汪国真的“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以及倪萍为啥画画、王刚如何演反派、白岩松怎样努力圆梦等等,都被杜仲用心地发掘出来。他绝不猎奇,不把名人的逸闻趣事当作“秘闻”,更无意以此去哗众取宠,而是把深入采访获得的内容与读者交流、共享。在《光环的背后:我与名人》一书中,你找不出热捧之语和堆砌之辞,满篇都是热情的描述与恰当的分析。如问大冯写小说、散文和文化批评哪个更过瘾,在告诉读者“都过瘾”之外,还在文章中道出:创作的味道源自“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酿成酒”;只这一句,就把名人之所以是名人的内涵概括出来了。可见娓娓道来中,作者能把名人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行、尤其是内中所含的精气神传达到读者心中。于是这本书里,作家莫言得“诺奖”后保持低调地讲他的故事,演员陈数在光鲜的背后坚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等等情节,都给读者写出了名人的“另一面”——生活的一面,也就是光环背后的真实。无疑,本书是以“真实”来拨动读者心弦的,这也是新闻的第一要义。 V6h8+|hK
ks
%arm&
其次,“功夫在诗外”,杜仲华为了具备与名人对话的能力,除了采访动机的纯正和善解人意外,更多地是在底下做足了“功课”。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首部大型室内剧《渴望》热播时,他约我一同进京城邀请导演鲁晓威来津,途中他翻了一路的材料,手中的复印文字有厚厚的一摞。抵京后,杜仲华与鲁导连夜交谈,第二天返津,鲁晓威上午在天津社科院讲演,下午在津城参观,杜仲华一直陪伴着、记录着,直到深夜。而转天的《今晚报》文化版就有杜仲华的一篇精彩报道,为《渴望》在津沽的热播做了扎实的铺垫。从此,杜仲华不断邀请热播电视剧组的编、导、演来《今晚报》做客并召开研讨会,成了享誉全国之举,并以此构筑了具有津城特色的文化窗口。从这本书中,你便可了解到冯小刚和他的《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拍摄的前前后后;谢晋和航鹰合作摄制反映智障儿童的电影《启明星》的有趣创作过程;郭宝昌携《大宅门》剧组勇闯天津戏剧大码头,聆听天津理论界的品头论足等等。每次请剧组来津,《今晚报》都会给读者送上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那些年,在影视界,杜仲华的约请与采访也成为名人背后的一道风景,是天津文化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 r:Q=6j,
3.g 4X?=zd
再其次,这本书图文并茂,鲜活的文字使名人的身影凸显为当代文化生活的亮丽剪影,生动的照片使艺术活动的瞬间成为隽永。而学过美术的杜仲华的名人素描肖像画,也为本书增添了几分色彩。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光环的背后”,那就是杜仲华长期和辛勤的付出,以及这本书的记录、思考的厚重,诸多精彩片断尤其值得咀嚼、值得回味。记者要及时捕捉新闻和信息,但更应该记录历史和进行文化思考。越是在文化多姿多彩和泥沙俱下的时候,站在文化第一线的写作者就越要平和沉稳与厚积薄发,而杜仲华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dWYu"2CD
~;YkR'q0_
记录“光环”是需要的,而挖掘“光环的背后”以及背后的内涵与思想,才是对名人和名人文化的负责。在纸媒面临新媒体冲击的当下,深度报道、深入访谈显得更加必要和可贵。读杜仲华的《光环背后:我与名人》就会有这种走进深刻的感觉。我们盼望着这种深刻,这是文化正能量的张扬与呼唤。 kBnb9'.A1
Rlm28
文/张春生(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艺评论家) HuKOb4g
g$vOWSI+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