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上午,国家图书馆与
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举办了一场讲座,主题为“
美国宪政中的‘社会正义’:思想与实践”,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王希应邀担任主讲人,为到场的200余名听众讲述美国宪法和美国历史的故事。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获得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圆满落下帷幕。
JI{|8)S
8Vcg30_+ 讲座现场
wYxnKm~f “正义”是美国长久以来的核心
价值观,也是美国的立国原则。王教授在讲座中提出,“正义”这一概念本身在美国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各个历史时期的美国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并通过
制度的设计和运作,进行了不同的实践和尝试:从一开始指“权力”的正当性,司法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第一宪政秩序);逐渐加入“自由”和“平等”的内容(第二宪政秩序);到包含分享社会积累和政治权力的公平性(第三宪政秩序),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正义”思想的变化与美国国家的历史、美国宪政秩序的
发展演进紧密相伴,成为把握美国宪政史和美国历史的一把钥匙。推动“正义”发展和变化的力量,不仅来自
政府(或者主持政府的政党),也来自民间——比如黑人和白人废奴主义者在推动奴隶制的废除上所做的不懈努力,又如工业化时期的劳工
运动和农场主运动在推动“社会正义”发展上所起的积极作用,这些来自民间的压力促使政府做出回应,藉由政治渠道转化为立法和政策。另一方面,由历史观之,平等与公正、自由与公正等价值观之间,始终存在着冲突和矛盾,有交融亦有对立。如何平衡它们的关系、寻求最有效的平衡点,是一个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博弈的问题,也是一个美国权力体制中至今仍未解决的现实难题。
9.F+)y@ F$l]#G.@A 主讲人王希教授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史博士,师从在世的美国史研究者中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美国历史学会前主席、哥伦比亚大学德威特·克林顿讲座教授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哈佛大学杜波伊斯研究所博士后;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江学者,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历史系教授。
K!|%mI8gk "c[ D0{\{ 他的代表作《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增订版)》(2014年)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此前,本书曾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此次再版,新增20万字,全部为首次发表,包括一篇前言和三章内容。细述9·11之后美国宪政的新故事、新发展和新困境,包括“9·11时代的爱国主义与选举民主”“‘色盲’宪法中的种族政治”“在21世纪追求幸福——关于福利权、健康权和
婚姻平等权的宪法争论”。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近十年来的新观察和新思考,通过前言“‘权力’(powers)与‘权利’(rights)的博弈”,对美国宪政的历史进行理论反思,提供了崭新的叙事路径。本次讲座的主题“社会正义”,正是《原则与妥协》2014年版着力考察的重点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