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诗歌上高铁 4<!}4
——读长篇诗报告《飞驰南中国》 #0$eTdx#
徐州阳君 iJ~iJ'vf
|cBF-KNZ
落霞孤鹜悠悠远,一席诗歌上高铁!当笔者在广州发往武汉的高速列车上读完武广高速铁路诗报告《飞驰南中国》后,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句诗,看似没有由头,却让笔者滋味了好一番。 {Rh+]=7
是秋水长天渐成一色的时候,我到广州出差并有幸拜会了活跃在文艺界的姚德鹧、蔡宗周前辈及叶敏虎、陈志雄、颜德良、何好雁等一干作家。《飞驰南中国》就是蔡宗周前辈与诗人何好雁合著的长篇诗作。全书以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大高铁——武广高速铁路开通为题材,歌颂了中国的速度、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也歌颂了中国铁路员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赶超和引领世界潮流的实干作风与奉献精神。诗人以超过广袤时空的温润眼光和感性语言,追述悲欢抒怀骄傲,让这一席诗歌乘上高铁的翅膀自由飞驰,称得上是对于祖国高铁文化和现代诗学的一次深度结合的探讨。 'e8d["N
在风一般飞驰的高速列车上品读《飞驰南中国》别有一番诗人的豪情满怀。伴随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一面享受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盛宴,一面又感受着对于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的渴望。《飞驰南中国》就呈现给了读者新的感官享受。“时代的风在轻轻地唱/风的高铁开创了跨越式发展时代/百年汽笛唱出新的歌声/百年车轮追寻新的风采”、“倾听风一样的轻盈节奏/感受飞一样的畅快自豪/仿佛山在欢呼水在欢笑/时空在变幻,世界在缩小”、“带着中华儿女千年梦想/从广州北站驶向未来/把中国人的心愿写上云天之外”。读着这一行行激情飞跃的诗句,我们再一次聆听了武广高铁开通时“和谐号”的第一声笛鸣,又一次阅读了中国铁路漫长的前行经历。我们有幸看到世界最长大的高铁代表中国铁路驶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一段新的飞的历程。 w2mlqy2L
物质世界越是流光溢彩,感官欲望的满足越是唾手可得,人们对于内心世界情绪化的反应和外界感应就愈加强烈,这几乎成为现代社会共同的情感体验。《飞驰南中国》用诗歌的形式讴歌了中国机车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和谐号”动车组的进步;铁路车厢从绿皮车、黄皮车、红皮车到白皮车的舒适;中国铁路从万国牌的1.8万公里到国产化8.6万公里铁路网的建设……。“中国从独轮车驶向高铁/人类是从爬行走向飞天/这就是历史中的速度/这就是速度牵动历史向前”、“中国渴求奋进/人民渴求向前/社会渴求和谐/时代渴求变迁”、“‘动车组’带来新的动力/‘和谐号’带来和谐安康”这些以诗的灵动和飘逸反映的奔腾的情怀,在诗的韵律和节奏中充分反映的正是这种以点带面、以典型走向共同的社会文化心态。同样,《飞驰南中国》的社会文化意蕴,也应当由此切入和解读。 N'W>pU
诗歌有诗歌的灵性与张力,这是蔡老一直追求的艺术表现形式。《飞驰南中国》在充分表现诗歌语言的艺术张力同时,还将诗歌与诗人文学艺术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统一了起来。作者在向高铁文化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时候,采取了平视与仰望的视角交叉融合,并尽可能地选取了“俯瞰”的视角。这种综合技巧的运用,巧妙地让诗作呈现出了立体感而不是孤立地表述,并具体体现在了每一章节的诗意境界中流连沉吟;也不是单一地围绕着诗人自己或得意、或高昂的情怀,而是把作品放在高铁这个大环境中去解读,进而把诗的命运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及世界历史背景中去解读,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增添了一种“诗人评传”的色彩和意味. OYCFx2{
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够远离生活现实,或者割断历史,独自踏上文学路,否则他的作品必将是无病呻吟之作。站在中国高铁的角度读《飞驰南中国》,我们看到作者无论是目光冷峻、抑或是满含深情,讴歌之余,始终体现了作家承续人文传统,建构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去重新分析和认识了,并把诗歌赞颂的主体——高铁作为具体的、鲜活的个体生命来感受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飞驰南中国》是一部优秀而又成功的作品,作者所作的努力无疑是十分宝贵和让人敬仰的。在这个认知与感知过程中,读者也需要立足于当代高铁的精神高度,去发现并揭示高铁对于当代生活的价值,才能深入到落霞孤鹜,余音悠悠的境界去深切领味高铁这一席诗歌。 c~u
F
[attachment=279610] KfI$'F
#"/
注:《飞驰南中国》,蔡宗周、何好雁 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定价:20.00元 3hpz.ISk
图片:飞驰南中国封面.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