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今日发帖排行
主题 : ( 60位名家谈电独家专栏)杨立新:电是社会发展的度量衡
马兵离线
改革中
级别: 铜牌会员

UID: 1615
精华: 6
发帖: 20366
财富: 143421 鼎币
威望: 535 点
贡献值: 359 点
会员币: 10 个
好评度: 4807 点
在线时间: 1911(时)
注册时间: 2007-11-30
最后登录: 2021-04-03
楼主 发表于: 2009-09-24  
0
来源于 电力 分类

( 60位名家谈电独家专栏)杨立新:电是社会发展的度量衡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马兵 执行加亮操作(2009-09-24)
 
 %w5[*V  
           也许没人提过,我们现在说灯泡是多少瓦、多少瓦的,指的是灯泡的功率,瓦是个外来词,从瓦特那儿翻译过来的,我们小时候管灯泡的亮度叫烛。  [PWL<t::c  
  记得老北京说多少烛的灯泡,过去照明是蜡烛,一根蜡叫一烛。你们家的灯泡是25烛吧,谁家要是点一个40烛的灯泡,那屋里就相当亮堂了。 <lj\#'G3  
  那时家里的电器就是一个灯泡。到了1958年,家里终于添置了一件真正的电器——老式收音机,就是话匣子。它的外表是牙黄色的,四个脚,两根直的长条电线,上边蒙着布,底下有两个钮,左边有一个小窗口,里面是个“灯”,找到要听的台后,大概5个“灯”还是6个“灯”就会亮起来,实际上就是电子管在发光。但是,那时的“话匣子”可没有什么调频立体声。 R ]P;sk5  
  上世纪60年代初的前门大街,路灯是在马路中间的,两根杆子中间有一条铁丝,上面挂着一个木头的、长方形的、5个日光灯管组成的“盒式”路灯,确实挺亮的。我印象最深的是60年代的某个春节,晚上下着雪,我们在前门大街上走,都12点了,整个前门大街又宽又亮,宽是因为没人了,亮是因为有雪,上面还有路灯的照明,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1ZJ{se  
  在我的印象里,第一次照明革命应该是在上世纪70年代,大概1974、1975年吧。那时我们去清华大学参观一个展示会,展示会的主题是钠蒸灯。参观后我才知道,照明灯泡不完全用钨作唯一的发光体。所谓钠蒸灯,就是在真空泡体中注满钠气,通上电后,灯就亮了。的确,钠蒸灯非常亮,之前我从没见过那么亮的灯泡。 6P*O&1hv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拍电影,舞台上的照明用灯应该是最亮的。但是,亮度越大的灯泡,热度也越大。究竟热到什么程度呢?舞台上用的照明灯泡如果距离演员只有两三米的话,他们就站也站不住,哪儿哪儿都是烫的。怎么办呢?照明师就在灯正面挡上一块纱布,以隔出去一部分热量。但是,那被隔出去的一部分电能就白白浪费了。 sS9%3i/>  
  我觉得,还是从钠蒸灯开始,电才被充分利用起来,现在又有锂灯了,锂灯就是高色温、高照度,又不是很烫的环保节能产品。 8r^ ~0nm  
  再有就是,我家电器设备的耗电量,已远远超出原来用电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过去,25烛的灯泡算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电器,现在可远不止一个25烛了!我算了笔账:原来一家住的是12平方米的房子,现在每家都不止120平方米了。我们兄妹四个现在组成了四个家庭,加老爷子、老太太总共就是五个家。一家若按120平方米住房面积算的话,5家就是600平方米,而相应的照明,也得是600平方米的照明。所以,单从家庭照明来看,用电量就翻了二三十倍,这还不算别的电器用电。 WYszk ,E  
  计划确实赶不上变化,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我知道,国际大都市是有一定标准的,咱北京如果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这个目标会很快实现的。 S4bBafj[I  
  电,就是社会发展的度量衡。 %4,?kh``D  
  (杨立新口述 李卫 赫晓霞整理) m|F:b}0Hb  
  杨立新 男,1957生于北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经主演话剧《茶馆》《天下第一楼》《北京大爷》《蔡文姬》等,主演影视作品《甲方乙方》《半边楼》《我爱我家》《明星制造》《东周列国》《守候幸福》《漕运码头》《心理较量》等。曾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w z=z?AZW  
HnU Et/  
来源:国家电网报 ,@.EpbB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向各位老师学习!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5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