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DnMjK\M 罗开富小时候家里穷,当时也没有电灯,爱好学习的他,只能在油灯下写作业看书。那时,蜡烛比灯油贵,只有富裕家庭才能买得起蜡烛。“蜡烛是好东西”的观念在罗开富心中扎下了根。即使后来用上了电灯,每当他夜晚写稿子特别是写重要稿件的时候,他仍然习惯关掉电灯,点起蜡烛,在烛光下奋笔疾书。他也因此得到了“新闻界怪才”的称号。
VJg,~lQN#t 长达18年报社值夜班的经历,使罗开富养成奇怪的作息规律:晚饭后,19时30分到21时30分睡觉;22时起床看书、看报或写稿至第二天凌晨4时,此时,他总是熄灭电灯,点燃蜡烛工作;4时30分躺下8时起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什么喜欢在深更半夜写稿?为什么还要灭了电灯点蜡烛?“夜深人静,烛光摇曳,就好像置身深山老林,思绪像鸟儿一样,任凭驰骋,只有此时,笔端才能发出灵魂的心声,我的几篇成名作基本上都是深夜在烛光下写成的。”罗开富一脸认真地解释说。
SF^x=[ir 1982年9月,罗开富作为《经济日报》的一名记者,在该报全国记者会上正式提出重走长征路的设想。当时的《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觉得罗开富的想法很好,很快批准。就这样,1984年10月16日,罗开富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他第一次重走长征路的壮举。“决定重走长征路有几个原因:一是我想走,想从切身体验中写长征,再就是当时正值红军长征出发五十周年。另外,那时《经济日报》刚成立,需要一些重头报道。”那年,他42岁,体重74公斤;走完长征路后,他43岁,体重49公斤,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EG*+, “1935年1月7日凌晨两点,红军打开了遵义城门。50年后的1985年1月7日,我也要在同一时间进城。在提前到达城门口的1小时58分钟中,大雨滂沱,我脱下雨衣用棍子一撑当帐篷,搬了砖头垒起‘办公桌’,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下写完稿子,用明码电报发回北京。”这是罗开富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一个片段,也是罗开富第一次重走长征路时经常出现的场景。他说,1984年时,长征路上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特别是山区农村,一到晚上,漆黑一片。而他第二次再走长征路时情况就大不同了。
/$Z
m~Mp 2009年3月,67岁的罗开富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立即开始了他的第二次“长征”,他称之为“重返二万五千里”。
\6:>{0\ “此行有三个目的,一是看一看长征路上的新变化;二是核实一些史料,补充了解长征时期当地军民关系的动人故事;三是帮助在京老红军寻访当年失散的战友及其后人。”
-E]Sk&4Gj 在这次“重返两万五千里”的过程中,罗开富仍然保持过去的习惯,尽量少打搅别人,尽量不给地方政府添麻烦。在贵州一个小镇住宿时,由于宾馆房间只有一个小灯泡,没有台灯,晚上写稿子时,他就拿出几只一直随身带着的蜡烛,粘在卫生间的洗面台上,用书本和报纸把洗面盆填满做成桌,一直写到深夜!
lBmm(<~Z 罗开富说:“用蜡烛并不是说没有电灯,而是我习惯使用蜡烛。这次重返二万五千里,沿途99%的地区已经用上了电,真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0ooRUWU7 2009年6月17日,罗开富到达红军长征的终点站——陕北吴起镇。25年前,他第一次重走长征路时,镇上像样的建筑只有洛河上的那座水泥桥,桥两端是狭窄的砂石路。如今,眼前的小镇恍如现代化都市,老桥早拆了,4座新桥取而代之,宽阔的柏油路上车水马龙。路边高楼林立,霓虹灯将城市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都与电的普及和应用分不开。
k}zd'
/b 记者告别时,罗开富欣然为本报题词——打造坚强电网,报人功不可没。他还特别强调,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节能环保,电力充足了,生活改善了,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节约用电。有电是好事,但节约更是好品质。
jN6b*-2
罗开富 1942年9月出生,浙江人。1964年起从事新闻工作。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曾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曾担任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25年前,罗开富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11个省、自治区,历时368天,平均每天步行75里路,坚持每日发稿,成为红军长征之后,徒步按原路走完长征全程的世界第一人。他以一年内徒步里程最长、发稿最多载入我国新闻史册,被国外同行誉为用“脚”采访的记者。
U@?6*,b(. 4>YU8/Rw 来源国家电网报
]~8v^A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