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314151617»Pages: 16/17     Go
主题 : 《俺爹俺娘》摄影、散文、诗歌、征稿活动
听者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5943
精华: 41
发帖: 11132
财富: 223337 鼎币
威望: 43 点
贡献值: 1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24 点
在线时间: 1538(时)
注册时间: 2014-06-14
最后登录: 2020-11-30
150楼 发表于: 2017-11-06  
回 142楼(xamygslql) 的帖子
       M8&}j  
温馨!
听者离线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5943
精华: 41
发帖: 11132
财富: 223337 鼎币
威望: 43 点
贡献值: 14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124 点
在线时间: 1538(时)
注册时间: 2014-06-14
最后登录: 2020-11-30
151楼 发表于: 2017-11-06  
回 143楼(13934458650) 的帖子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631
财富: 1290773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09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629(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7
152楼 发表于: 2017-11-07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用信念追求理想,用文字装饰一个绚丽的自己!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40128
精华: 19
发帖: 5784
财富: 426304 鼎币
威望: 21 点
贡献值: 43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67 点
在线时间: 837(时)
注册时间: 2017-02-12
最后登录: 2024-01-25
153楼 发表于: 2017-11-07  
《俺爹俺娘》离别爹娘的时刻
常回家看看 .T<= z  
>eQr<-8  
 父母已古稀之年,长年生活在远离故乡的三哥家。每当春节放假前,我的心就早早飞到了母亲身边。 ^ |~ml Y@w  
H<hVTc{K  
tsOrt3   
虽然鄂尔多斯离甘肃老家有千里之遥,我和家人却一点也未感到遥远。父母见到我们去和她过年,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了许多。 5@IB39  
1J=.N|(@Q  
94uN I8  
} "vW4   
  母亲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唠叨:吃啥饭,中午吃啥,下午吃啥。年轻时总是嫌她这样唠叨,现在却总是心里激动不已。觉得这种唠叨是温馨,是情怀。儿女们在母亲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vy2Q g  
Y`7~Am/r;&  
- Xu.1S  
        春节假期就那短短的几天,和母亲相聚的日子转瞬即逝。 z<sg0K8z63  
QZp6YSz.4  
/n~\\9#3  
每次离别,我的心里总是很沉重,鼻子发酸,想流泪。说真的,也时常暗暗流泪,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怕她看出来。 -C-?`R  
n9w9JXp;!  
EF7+ *Q9  
[v7^i_d  
当我背上包下楼的时候,年迈的母亲总是站在窗口,目送着我们。“明年过年再过来!”母亲每次都这样叮嘱。 $E<Esf$  
_R'Fco  
ZRxZume<f  
当我背上行囊的那一瞬间,我忍不住我的眼泪,让眼泪尽情地流着,伴着我沉重的脚步。 Q)m4_+,d  
? &G`{Ey  
E1dD7r\  
T{wpJ"F5<]  
在火车的鸣笛中,在缓缓启动的车轮的咣噹声中,我吟咏了一首诗《别娘亲》。 n~"$^Vr  
<?-YTY|  
`g8E1-]l  
“背挎行囊别转身,五味杂陈游子心。强颜欢笑道别离,忍看白发老娘亲。草绿草黄复年年,雁去雁来又一春。莫待亲情成追忆,清酒黄花徒遗恨。” f0<hE2  
2]GdD*  
=ph&sn$;L  
深夜的列车上,夜不能寐的我,漂泊在外的游子,每每想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景,禁不住潸然唏嘘。 CTt vyr  
6R-&-4  
mpAR7AG6  
岁月如梭,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世间,是不是有许多和我一样,浮游于生活和亲情之间的人呢? W>r#RXmh  
?]fF3SJk  
2XTPBZNe  
常回家看看 
图片:_20171107111911.jpg
梦滑入心田
yjeswzwfl离线
级别: 400米会员
UID: 30376
精华: 1
发帖: 40
财富: 3564 鼎币
威望: 14 点
贡献值: 11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12 点
在线时间: 7(时)
注册时间: 2013-09-03
最后登录: 2017-12-07
154楼 发表于: 2017-11-07  
俺娘 rG#Z=*b%  
俺是蘸着泪水书写俺娘。 vS\%3A4^+5  
这是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摄于1994年7月24日。俺结婚,绿树,篱笆就是俺小院门前之境。 TG}*5Z`  
这是俺娘留下为数不多的影像。 0TfS=scT  
俺爹在我9岁时病逝。当时俺娘才40岁,俺哥15岁,俺姐12岁,俺妹妹6岁。文革还未结束,生产队经济形势。俺娘是主要劳力,披星戴月下地挣工分,一年下来口粮还是不够。尽管这样,俺娘始终没放弃让我们读书,卖掉金戒指为我们交学费。我的堂兄弟,两姨舅舅.姨姨给我们很多帮助,帮助俺娘带我们度过了那段最难的岁月。1984年农村联产承包,哥哥姐姐也大了。日子也逐渐好起来。1983年哥哥考入商店上班,后来自己调到吉林市某单位,后来自己下海经商至今。姐姐后出嫁到敦化市,与姐夫一道在那打拼。我1987年成了一名教师,妹妹1987年考入省粮校,1991毕业分配到粮库上班。  tz#gClo  
俺娘熬出了头。就是在俺结婚时,留下这张全家福。 mRB   
如今,照片中的俺两个侄子,一个外甥,都参加工作,两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帮哥哥打理生意。俺娘没有看到今天。 /9o!*K  
俺9岁俺娘领着我们哥四个,30年,我39岁时娘病逝。走的很安详。30年里,俺娘受的苦,受的累,受过的委屈,是无法言语表达清楚的,说不尽的。每每想到这些,泪眼婆娑。 o7mZzzP  
俺经常梦见俺娘,清清楚楚,老人家利利索索,小院里忙碌。 X;<BzA!H  
娘,俺只能在每年清明时节,农历七月十五,在您的坟前烧纸寄托对您的哀思。 u` oq(?|  
仁厚的大地,愿母亲在您的怀抱安息!
图片:mmexport1510017440223.jpg
wxl18518离线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2047
精华: 0
发帖: 318
财富: 21800 鼎币
威望: 1 点
贡献值: 83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 点
在线时间: 75(时)
注册时间: 2008-01-14
最后登录: 2022-10-27
155楼 发表于: 2017-11-07  
回 楼主(老哥) 的帖子
还有42天,母亲离开就整整一年了。十一个月来,总在反复琢磨一个幼稚的问题:一个大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母亲92岁离世,这是正常的人生轮回,但是痛苦还是那么绵长地浸润着我。三十多年前,父亲离去时也曾痛彻肺腑,但那时年轻,小半年也就过去了。这次却不行,也许是年岁越大越脆弱吧,亲人间的生离死别,真的是伤不起扛不住了。 >=]'hyn]]  
      前不久,在微信“家”群中上传母亲的照片和视频,大哥出声教育子侄们:把以上所有资料保存起来,供后代子孙瞻仰,也是一种精神享受。相对于照片和视频,我更想写一点文字的东西安抚一下自己的情绪,但是一直以来迟迟不敢动笔。一是觉得母亲并没有离我而去,梦中的她一切如常,生活中也如影随行,如果动笔,就要触碰痛点;二是觉得文章写就会成为仪式告别,母亲会就此消失。从春节到清明,从母亲节到七月半,每个日子都是想写不愿写也不敢写。 M?=;JJ:  
      感谢老哥,在平台上发起了这么一个充感恩情怀的主题策划,《俺爹俺娘》充满温情也给了我动笔的力量。无关红包,只因纪念。坐在电脑前,无须打开记忆,一切历历在目跃然指尖。 da1]mb=4 5  
            王秀玲
wxl18518离线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2047
精华: 0
发帖: 318
财富: 21800 鼎币
威望: 1 点
贡献值: 83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 点
在线时间: 75(时)
注册时间: 2008-01-14
最后登录: 2022-10-27
156楼 发表于: 2017-11-07  
        重阳思母 wApMzZ(X2y  
            母亲身高不足一米五,瘦小的身体从16岁至40岁共孕育了8个子女,存活的五个开枝散叶,壮大成40口之家。每当40人聚在一起,我都会告诉后辈:这个瘦小的老人,是你的生命之源。我时常慨叹,我生了一个孩子尚且劳累的刻骨铭心,母亲孕育了8个子女又是怎样的一番艰辛呢。然而从母亲那里,从没听她讲过孕育我们的不易。 IbcZ@'RSw  
   24年间怀胎80个月, 8次分娩,对小小的身躯该是多么大的创伤。母亲年轻时常常胃痛,每到冬日整夜咳嗽大口吐白色粘痰,这都是月子里落下的毛病。 >^Se'SE]  
孩子多,吃饭穿衣的活儿自然就多。印象中母亲有做不完的针线活。全家大小七口,入冬时节,每个人的薄棉袄、厚棉袄、大棉袄,薄棉裤、厚棉裤外加棉马夹,开春之后的单衣夹衣样样齐全。当时凭票买布,有些家庭每人只有一身棉衣还常常补丁裸着补丁。我曾问过母亲,都是凭票购布,为什么我们要比别人家的孩子穿得体面和温暖。母亲说,无论单衣还是棉衣,都要替换穿才省,尽着一件穿早早就会一遭烂。而过了冬的棉衣要及时拆洗,没时间翻新重做,也一定要洗干净放在一边。汗渍油腻了一冬的棉衣经过潮湿的夏天再拆洗,面料没了筋骨一扯就烂,一件棉衣穿一两年就得扔。也正因此,母亲的活计要比别人家多三倍或是四倍。小时候经常停电,漫漫长夜里,常常是一觉睡来,母亲还在如豆的煤油灯前,戴着花镜飞针走线。或是把大姐穿短的裤子改成我的裤子,或是把爸爸穿破了衣领的夹衣改成大哥的棉袄。 Hm+ODv9  
大舅家表哥干过“跑外交”,一年冬天,穿着上年没有拆洗的旧棉衣去天津谈业务,请人吃饭时,破袖口处露着的棉花塞进去又跑出来,表哥在饭桌上不敢伸手夹菜。尴尬至极的表哥从天津直接奔我家,让母亲为他把袖口缝补一新。 D")_;NLE1  
我十岁之前一家大小穿鞋还都是自做,母亲做鞋也很讲究。把不能穿的衣裤拆洗干净,剪去毛边,用面粉打好浆糊,在木板上贴一层报纸打底,刷上浆糊把布层层贴好,浆糊要刷匀,布茬要接平整,待刷个七八层布后晾干,母亲管这叫打夹子。夹子干透后,比着鞋底样子剪好,层层摞起用白布包边后纳鞋底。夹子要致密够厚,纳底时针角要密且匀。这样做出的鞋子大姐穿完二姐穿,二姐穿完我再穿,直到被疯长的脚趾顶破鞋帮,鞋都不走样,底也磨不穿。60年代初大哥上初中时,一次老师让他到黑板前演算习题,穿着母亲做的新鞋子,脚底发出咔咔的响声,同学们都伸长脖子朝大哥脚下看,以为他穿着皮鞋呢。 Lh.`C7]  
       早年间,人们都穿棉布衣服。北京的三舅送了母亲和大舅家各一捆棉布,来年开春时,母亲看大舅大热天还穿棉衣,以为大舅妈没时间给舅父做夹衣,便让大舅妈给大舅裁好拿给她缝制。然而,大舅妈却说布料早就用完了。母亲不解:“没看你家有几个人新衣上身啊,三哥送了那么多布,都去哪里啦?”原来,那时人们都穿棉线袜子,脚底极易破,补袜子是常事。大舅家人多,三天两头撕下半尺八寸的补袜子。一个秋冬下来,好好的整布,被大舅妈零敲碎打地补了袜子。母亲气得不行:“你不会把每个人要添制的单夹棉衣先裁出来,用边角余料补袜子吗?”母亲巧手安排,一捆棉布支撑了一家人好几年的穿衣用度,而且大人孩子全都年年见新体体面面。 S1D@vnZ3O\  
        母亲不光有一手好针线活儿,还做得一手好饭。小时候粗粮多,母亲粗粮细做,当年母亲做的金裹银花卷、两样面发糕、豆馅团子、两样面蒸饺都是现下最流行的健康吃食。那时候副食也少,但母亲心思细巧,光一个大红萝卜,就能做出好几种吃食。大红萝卜洗净、切条、晒干,铁锅放少许水,放上花椒、少许酱油,把干萝卜条倒入水中开火翻炒,水干后,把萝卜条盛碗内放花椒上锅反复蒸透,淋上香油,比肉都好吃。有时候母亲会把大红萝卜擦丝,开水烫后加葱姜面粉蒸丸子,蒸熟的丸子蘸蒜汁或是拿醋烹都相当可口。有时候母亲把大红萝卜擦丝烫水后放上猪油蒸饺子也很美味。落秧的小瓜没人要,母亲摘回家来挖去籽腌咸菜,三两个月后,从腌坛里捞起半个小瓜切丁淋上麻油,脆香可口。太小个的士豆炒菜切丝麻烦,母亲将其蒸熟切开晒干,炖肉时放几把土豆干,土豆干肉味十足蛮有嚼头。母亲包的饺子很好吃,拌馅和面或挤边或捏边都有说道。去年夏天,母亲中风我们陪侍床前,大哥从饭店给我们买来水饺,夹了半个饺子让母亲偿偿,母亲稍稍嚼了两口吐了出来,给出六字评语:馅硬、皮厚、边宽,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JG9`h#  
我是62年出生,国家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据说当时好多家庭不能温饱,但我的记忆中却是丰衣足食。记得每年麦秋时节,总有人家用小麦换我家的玉米,一斤小麦换走一斤四两玉米。我家有两口大水缸,水缸里盛满了小麦,为防小麦生虫,母亲在小麦上面先是盖一层塑料布,布上放上沙土然后盖上石板起到密封作用。 VmzbZTup  
       说来惭愧,小时候衣食不缺,我更多地归功于父亲有本事,直到成年之后,才渐渐地体会到母亲对家庭的贡献。 5{n*"88  
那时候家家烧柴锅做饭。我家务农的人少,每年分得的玉米秸高梁秸不多,但我家的柴却比别人家禁烧。别人家的玉米秸都垛在露天,经过雨雪浸润后,烧起来没了劲道。我家分回玉米秸后,母亲会一根根地把所有的玉米秸外皮剥下来先烧掉,等玉米杆晒干后再用镰刀劈成四半,用绳子捆好放置厢房内。这样做一来抱柴做饭时干净,二是遇到阴雨天有干柴,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烧细火,用柴锅焖米饭时细火慢烧米不巴锅。曾经看到婆婆妈焖米饭,锅底厚厚的锅巴足有一斤多米,这种浪费母亲是不允许的。那时候家家冬天烧煤炉,秋天要买煤灰自制煤球。有些人家为了省事把煤灰和好摊平切煤块,母亲嫌切出的煤块糠,不禁烧,往火炉里续煤时容易掉渣不卫生,母亲都是用手团煤球,山堆似的煤灰在母亲的手下变成一筐筐的煤球。我常常在想,如今的我们所要干的活计连母亲的千分之一都不及,还常常感觉筋疲力尽,难道母亲当年不知道累吗? 5K|"\  
母亲一生好学。六岁时父母双双离世,被姑母接到保定读书,三年级时,日军占领保定,又被叔父接回乡下避难,从此便与读书断了联系。随着汉字、汉语拼音的不断改革,母亲读书时所学的拼音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母亲自有高招,靠“识文断字”进行汉字积累,90岁还在读书看报。看到民警贴出的安民告示:近日本小区内发生了两起蹓门撬锁事件,请居民朋友们注意防范。母亲先把告示通读一遍,然后把不认识的“撬”字记住,回家后问我们:“一个提首加三个毛字,念撬(qiao)吧。”得到了肯定后,母亲十分得意:“我就知道是念撬(qiao),这个字和锁放在一起,又和小偷有关系,不念撬(qiao)才怪呢。”看着她老人家心花怒放的样子,我们也由衷地高兴。 Ed9Z9  
母亲能说会道。最早的一段佳话是母亲在“四清”时期激辨“卢阎王”。文革“四清”时期,由于政治气候原因,一些家庭成份不好的人都人人自危,而“卢阎王”仗着自己几代清贫所谓根正苗红,当上了民管会头头,对居民竭尽欺辱,但人们为了自保大都敢怒不敢言。一次,因为二姐出天花,母亲耽误出工,“卢阎王”召集大会影射母亲不出工甘当寄生虫,后来居然出口不逊:“算什么东西!”母亲揭竿而起:“姓张的是什么东西你不知道吗?那你去称四两棉花纺(访)一纺(访),姓张的行得端坐得正,脚趾縫的泥都比你牙床的肉香!”母亲此举真是大快人心,但同时也有许多人为母亲捏了把汗,让母亲赶紧低个头认错,免得惹大麻烦。果然,骄横贯了的“卢阎王”斗不过母亲,便去找“四清”工作队撑腰,工作队让母亲写检查向“卢阎王”道歉,母亲据理力争:“我只是一个民妇,没有文化,姓卢的是国家干部,先出口伤人的是他,要说道歉,他得先道歉才行。”母亲说得在理,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Lm@vXgMD  
母亲的语言很丰富,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她都有应对的妙语。小时候教育我们节约粮食,做饭要有计算,她会说:“灶台上省一省,累死种一顷。”教育哥哥要奋进:“前十年看父敬子,后十年看子敬父。”邻居五娘因偏疼闺女惹得儿媳不高兴了,母亲劝儿媳:“东西街南北馆,人人都有偏心眼,哪个当娘的不疼闺女?”回过头来劝五娘:“水流归大海,落叶要归根,闺女家是迎来送往,儿子这儿才是常住久安,闺女媳妇都得疼。” )'*5R<#  
我结婚时因公婆务农经济条件不好,母亲教导我:“你公婆一年才过一个秋,有没有收成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而你是月月都过秋(指我每月都领工资),每个秋都丰收,我做主,你结婚安家公婆那里就别指望了,自力更生吧。” qlA7tU2p&  
大哥的儿子都生了儿子,母亲见到了第四辈自然是高兴,但高兴的同时也不忘记对孙媳妇念叨几句:“教妻初来,教子婴孩,孩子得疼,但也得立规矩,从小就得管!” k`GA\&zt  
       母亲去世后,我经常在想,母亲的一生好像就是还账来的。92岁高龄,身体一直硬朗,生活大多自理。由于看不上我们的针线活,直到80多岁缝缝补补的还是自己料理。母亲自己对吃食讲究,导致谁做的饭菜她都吃不上口。特别是晚年时节,就连一个简单的炒土豆丝, 任我们怎么用心去做,她都吃不顺心,这也让我们十分头痛。我每次回家时,都费心思琢磨她能吃点什么,常常是东西买了不少,能入她口的没有几样。她自己也说:“阳间里已没有我的饭了,怎么吃什么都不香呢。” odg<q$34  
去年一年,母亲曾两次生病卧床,治疗及时与护理得当三五天就恢复自理。第三次犯病后一天就离去了,正如大哥预言:“母亲一生要强,她不会拖累我们,也不允许自己没有尊严地生活”。这让我们很难释怀。 AfG/JWSo}  
今年润月,再过一个多月,农历的十一月初二就是母亲的一周年忌日。时光不能稀释思念,岁月不能磨灭恩情,母亲,想你! F :6SPY y  
      王秀玲2017年11月7号晚完稿 =]-j;#'&  
6a;v&5  
nFe%vu8a  
     %,hV[[@.  
aR,}W\6M  
TYI7<-Mp:[  
>vuY+o;B  
e" ]2=5g  
   %cE 2s`  
$lhC{&tBV  
wxl18518离线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2047
精华: 0
发帖: 318
财富: 21800 鼎币
威望: 1 点
贡献值: 83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 点
在线时间: 75(时)
注册时间: 2008-01-14
最后登录: 2022-10-27
157楼 发表于: 2017-11-07  
回 158楼(wxl18518) 的帖子
                     奈何桥上  您是否喝下孟婆汤 >5Wlc$bc  
                                        作于母亲五七第二日 9b?SHzAa  
nenU)*o  
常听人讲,故去的人在 “五七”这个重要日子里,午夜会有一些灵异现象,或有洗脸时的撩水声音,或是有贡品的突然掉落,或有蜡烛熄灭……,据说,这是故去的人对亲人的最后一次告别,之后,故去的人在奈何桥上喝下孟婆汤,便忘掉了前世所有,与亲人与前世再没有了任何牵连。 ~EK'&Y"1  
           母亲五七那天,我一直在期盼着午夜的来临,午夜12点钟,我们盯着满桌的贡品和母亲的遗像,生怕错过了一点动静。然而,一丝一毫的动静也不曾出现。如果有动静,那便是证明母亲的灵魂真的存在,至少在这一夜里,她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思念与不舍。午夜的平静让我无比失落。但也有人安慰我说,没有动静便说明她的灵魂不舍离去,还在屋子里守候着我们,虽然知道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但我还是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O5H9Y}i]  
       其实,自母亲离去后,我一直盼着“五七”这个日子的快快到来, 一是想亲历一下母亲五七那夜是否真的存在,冥冥中思想,如果真的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那也是她今世与我们的最后一丝牵连,于是,早早地买了猪脚、点心、元宵等许多母亲爱吃的食物期盼着母亲的光顾;二也是对自己一个多月来几近崩溃的情绪做一个仪式上的梳理,希望能通过五七这个重要的日子,让自己得已喘口气息,能够正常地思考和生活。一个多月来,母亲的临终时刻一直在脑海中不断闪现。她逐渐冰凉的双手,她最后流下的两行热泪,总在眼前挥之不去。我常常在想,母亲为什么要流泪?是对亲人的不 舍?还是对死去的惧怕?可惜的是,她没有办法给出答案了,只能让我 在泪水涟涟中无尽的猜想。 hDV20&hq  
           母亲离去的前几天,神经是麻木的,真正的痛苦是在她入土三天之后,过完圆坟离开家的那一瞬间。其实,当时的思绪也是迟钝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背着包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不自觉地就近乎嚎啕,惹得大家都难过无比。说来也怪,不知道为什么,手机在那两天一直被误动,总是定格在一首歌曲的播放中。这首歌的名字叫做《思念总在分手后》,正好契合了我当时的心境,一路流着泪一路听着歌,迷糊着回到了北京。 :>itXD!  
            虽然,母亲已经90多岁了,在家乡这叫喜丧,但她留给人的思念却是真正的刻骨。就连母亲最小的5岁的重孙女都总是念叨:要找一个真正的魔法棒,把祖母变活过来。 *6 _tQ9G  
母亲一生生育了四男四女,二男一女夭折,留下了两男三女留在她身边。我是家中最小,是人们眼中的老疙瘩,也是世人眼中最受宠最幸福的一个。但是从母女情缘的角度出发,最小的一个其实也是最不幸的那个,因为,最小的那个在母亲身边时间最短。特别是我,98年进京,近二十年来,母亲也只是进京五次,最长的一次住了半年,最短的一次当天返家。 "*,XL uv>  
母亲一生好强,但她最后的两年里却表现出了极度的依赖,特别是对我的依赖甚重。每次回家,她第一句话就讲,你都走了18天了,或是你这次31天才来。由于我每次回去看她大多是在下午到达,曾经她对我说:你总是不来,快把我想死了,我每天看着钟表过日子,一看过了下午3点钟心里就想,唉,今天又白盼了,今天又不来了。这样的话能从刚强的母亲嘴里说出来,着实让人难过。在她去世前的第三次回家时,离她腊月二十一生日还有20多天,但母亲告诉我生日前必须还要再回去一次。我当时逗她,我来了您又不和我聊天,也没有什么事做,我回来有什么用啊。母亲说:只要看着你就行。每每想起母亲的这些言语,才知道什么叫做锥心。也幸亏在母亲的生日前又回去了一次,不然现在会更加的追悔莫及。 ?BhMjsy.  
最后一次去看母亲,她已经有了不正常的表现了,一晚上开无数次灯,搞得人一夜不能入睡。为此她不让我和她一屋睡觉,把我撵到一窗之隔的外屋的床上,即使这样,她一开灯我也会醒来,有时会悄悄下床透过窗子去看她,她或坐在床上整理衣物,或是环顾四周。母亲由于眼睛不好,晚年拒绝看电视,为此我和 侄子先后为她买了两台评书机,因她耳朵也不好,评书机的声音开得特别大,那天晚上已10点多钟,我悄悄地到她床边,为她将评书机音量调小,她告诉我说,关掉吧。但是当我躺下没有20分钟,她突然又将评书机开启,之后又马上关掉。想来她打开评书机开关后又突然想起我在外屋睡觉,所以又突然关掉了。那段时间,她总是寝食不安,坐卧不宁。由于她那时已不善交流,没有人能体会得出她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我们都还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一种老年人的常态表现。 P>9aI/d9  
h^j?01*Et  
                 退休后我其实是想让母亲来我处久住,为此我把固安的房子早早地装修完毕,但是由于哥哥们不同意,便搁置了母亲来我处久住的计划,去年正月初六,我壮了壮胆子,让侄子将母亲带到了固安,在我的新房子里住了一晚,也算了却了我自己心中的一份遗憾。为了能常回家看望母亲,退休后我婉拒了报社、幼儿园等几家单位的邀请,为的是不去坐班,可以随时回家看望她老人家。而每次回家后,也总是以睡不好、生物钟混乱、身体不适头晕等种种原因,无视母亲的一再挽留而匆匆离开。现在想来,实在是不孝。 1^i Pji/  
面对我的痛苦,常常有人劝慰,她老人家已是长寿,儿女们很孝顺,一辈子没有吃苦。其实,越是听到这样的话,越是不能原谅自己,有很多次,正是陶醉在这种溢美声中而忽略了本可以做得更好,把懈怠也变得心安理得。 M>M`baM1  
母亲很疼人,92岁的她,生前的最后一次大便独立解决,去世是在12月30号,所有的后事都在假期内完成,省去了儿孙们请假误工的麻烦。就连五七也是在赶在了年假中。 erVO|<%=R  
          母亲,既然您五七晚上没有和我们告别,那么您到底身在何方?您是不忍和我们告别还逗留在您生前的屋子里,还是已悄悄地来到了奈何桥上喝下了那碗孟波汤。 TNQP" 9[?  
如果真是那样, s}pIk.4ot!  
“如果真的还有来生, D1nq2GwS  
请给我一点征兆, w,R[C\#J  
让我在梦中看到你的微笑。 P;pl,~  
告诉我你的出生地点, O$IjN x  
还有爸妈的名字, 3BpZX`l*p  
好让我回到你的身边”…… D~o$GW%  
wxl18518离线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2047
精华: 0
发帖: 318
财富: 21800 鼎币
威望: 1 点
贡献值: 83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 点
在线时间: 75(时)
注册时间: 2008-01-14
最后登录: 2022-10-27
158楼 发表于: 2017-11-07  
回 158楼(wxl18518) 的帖子
晚年的母亲在做针线活儿
母亲在读书
我看到的母亲的最后一顿早餐
  
wxl18518离线
级别: 千米会员
UID: 2047
精华: 0
发帖: 318
财富: 21800 鼎币
威望: 1 点
贡献值: 83 点
会员币: 0 个
好评度: 4 点
在线时间: 75(时)
注册时间: 2008-01-14
最后登录: 2022-10-27
159楼 发表于: 2017-11-07  
回 150楼(羊君) 的帖子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314151617»Pages: 16/17     Go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