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事评】
每一次“小聪明”都是你为自己挖下的坑
■连莉英
我们家乡形容爱耍“小聪明”的人有句俗话,叫做“大窍不够用,小窍使不完”。意思是说这种人没有长远眼光,只盯着眼前的利益使些歪门邪道的心机,结果只会贻笑大方。当然,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会耍“小聪明”,但我们身边这种人还真不少,最近我就遇到了几位。
前些天,《
班组天地》杂志的一个通讯员,为了上稿,竟然给一篇重要新闻稿件配了一幅虚假图片。被识破后,他百般抵赖,说自己是无意为之,言谈间没有一点愧疚,根本没想过自己这种行为会给杂志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态度恶劣,后果严重,杂志社通告批评了这位通讯员,并拒绝再用他的稿。听其他编辑说,这个通讯员为了上稿,犯类似的错误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因为情节不严重,编辑们出于爱才之心,只是对他作了口头警告,没想到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有肆无恐。到现在,他落得个被杂志社封杀的结果,纯属咎由自取。
这是一个典型的“耍小聪明”还露馅的事例,为何耍小聪明?依我看,除了急功近利心态在作祟,无他。当我看到这个人毫无诚意、甚至带点调侃的道歉信时,心里是震惊的,他不用说对杂志编辑的一再包容和帮助有一丝感恩之情了,根本连基本的职业精神都丢失殆尽。在我看来,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是应该懂得敬畏文字,更应该有些情怀的,不然怎能写出承载思想的文字,仅仅为了赚钱和名利,不但写不出好
作品,还会被欲望降低道德底线。从这个角度看,让这个通讯员跌一跤清醒清醒未尝不是好事。
让人遗憾的是,这个通讯员的行径并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在今天,急功近利已成了一种流势,人们裹挟在极端物质主义的思潮中,向着名利、财富、地位急切奔跑,不管做什么事,总想马上得到回报,收获成果,恨不得一步登天。更可怕的是急功近利带来的道德沦丧,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是非不清,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于是一切潜滋暗长的蝇营狗苟便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沦陷其中,一边抱怨社会风气日下,一边又迫不急待成为不良风气的养料:工作上不追求实绩,在意关系;推销产品不注重质量,在意手段;志愿
活动,不重实效重形式……人们把所有的智商都用来钻空子、找捷径,却少有人思考这背后隐藏的风险,但靠耍“小聪明”弄虚作假获得的东西,终归是幻影,就像流传甚广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事实上,急功近利的行为就像膨胀的气球,越吹越大,总会有破裂的时候。过于贪功求名便会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就会变得鼠目寸光,鼠目寸光就必然弄虚作假,弄虚作假最终就会身败名裂。你每一次自以为是的“小聪明”都是你为自己挖下的坑。最近,我还听朋友讲了这样一件事。朋友是一家企业的车间主任,一名青工因有点技术特长,被朋友看中提携到车间做技术
员工作。不料,这个青工当上技术员后,却一改以往谦虚谨慎的态度,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只是应付差事,给朋友留下一堆“尾巴”。当朋友在不厌其烦为其收拾“烂摊子”时,这个青工却忙于向上级主管领导表现、邀功,主动为上级领导完成额外
任务。这种行径让朋友格外失望,遂放弃了对他的培养,事情公开后,那位主管领导也逐渐疏远了这个青工。“欲速则不达”“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古人说过的话在这个青工身上再一次得到了验证。不会走就想跑,结果肯定会摔跤!
人生的路没有捷径,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
成功。前两日,我从《读者》公众号上看到这么一段话:纽约时报畅销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的
作者丹尼尔•科伊尔,走访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
运动员、小提琴手、战斗机飞行员、艺术家,甚至银行劫匪,去了解这些人背后有没有普遍的成功规律。最后他发现,若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的努力,按正常工作时间算,需要花上近5年的时间。英国神经学家莱维提也从科学角度认证了这一理论,他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上万小时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
知识或者技能,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而“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没有例外之人。所以,人在各种职业当中都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保持耐心、恒心、细心、责任心,把眼前的事做好,在不懈奋斗与不倦跋涉中去一点一点构筑未来,不要妄想着靠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能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