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贤 来源:新华社 5.KhI <[
6 XZF8W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迎来了60岁的生日。1957年10月15日,一桥飞架南北,长江天堑变为通途;阻隔了几十年的京汉、粤汉铁路无缝对接,京广大动脉全线贯通。 T2Q`Ax7
如今,这座我国首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每天有300列火车、10万余辆汽车通行;60年来,它历经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碰撞,依然巍然挺立。今年4月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重大病害,无变位下沉,24805吨钢梁和8座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是名副其实的“桥坚强”。 HAof,* h$
“桥坚强”的美誉,不仅源自过硬的质量,也离不开对桥梁的精心养护。60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三代“守桥人”始终虔心呵护、默默奉献,养护维修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m _<lRye
桥长近1.4公里,来回一趟2.8公里,“80后”养桥工人陈卿明记不清每天要走多少个来回。桥面是否有异物,钢轨是否有断裂,钢梁是否有锈蚀,扣件是否拧紧……每一项工作他都做得仔仔细细。 [YbnpI
作为一名年轻的工长,“桥三代”陈卿明爱动脑筋、善于思考,是同事们心中的“麻烦粉碎机”。大桥上的更换钩螺栓作业最“棘手”,陈卿明根据钩螺栓的形状,研制出一种焊头卡,以前两个人干的活,现在1个人就能轻松搞定;通过大桥的列车密度、速度增加后,木枕使用周期越来越短,陈卿明带领同事研制出了一种塑胶垫圈,安装在护轨下方,延长了木枕的使用周期。此外,他们自行研制的“起道辅助装置”等新工艺也得到推广。 gVM&wo |
同样是“桥三代”,黄志国擅长“钢梁喷漆”,是公认的“土专家”。他也善于动脑筋,喜欢技术革新。近年来,黄志国先后研究革新7项桥梁作业工机具,有效提高桥梁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VM
3~W
记者见到武汉桥工段长江大桥车间桥梁一工区工长聂亚林时,他正在刚投入使用的“作战指挥部”盯控。大厅正前方电子屏幕显示着大桥数十处关键处所的实时画面。大厅中央摆放着10台电脑,各项日常检测数据一目了然。 'P1I-ue
在武汉长江大桥工作了30年的“桥二代”聂亚林对这些天养桥工艺、技术的变化感受颇深。他说:“这些年,大桥养护经历了传统手工时代到机械化、再到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跨越。” q97Z .o
上世纪,养护维修桥梁主要靠肩扛手抬、手工作业。2000年后,电动扳手、电镐、电动打磨机、高压喷漆机等先进工具开始广泛使用。如今,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手段兴起,坐在安全指挥中心能24小时全覆盖监控大桥状况。 +HGPn0As
看到眼前日益先进的养桥工艺,第一代“养桥人”、年近八十的蔡佑春满是羡慕和欣喜。他说:“我们都是传统的手工作业,大桥是钢梁结构,轨枕均是木质,桥上场地窄、行车密度大,重体力、高强度的作业多,考察一名工人是否合格,不光看技术,更要看体质。” $ebx
哪根桥枕容易坏、哪个铆钉容易松、哪处钢梁容易锈、栏杆的雕花有啥故事……退休二十年了,蔡佑春对桥上的东西如数家珍。 (%&HufT
“延长大桥寿命,除了精湛的技术,最关键的还要一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匠精神,以及对大桥的挚爱和使命担当。”多位退休“养桥人”说。 }YiE}+VW|
如今,秉承“科学养桥”理念和“工匠精神”,武汉桥工段着力提高养桥水平和工效,一场以“检、修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桥梁维修体制改革正在武汉长江大桥车间全面推进;他们制定了大桥养修“检查、分析、评价、计划、作业、验收、考核”七个关键环节,并加速推进“智能桥梁”建设。 ?C%mwW3pc
听着“养桥后辈”上工前“人在桥上、桥在心中”的呼喊,武汉铁路局武汉长江大桥段第一任副段长、已经88岁高龄的范孝廉很是欣慰,又满怀期待。他说:“武汉长江大桥就是‘万里长江第一桥’,新时期的养桥人,要把桥放在心中,还要有更广泛的视野,要多走出去看看,向同行学习,对标先进、赶超先进,把桥养好、护好。” I{e[Y_
三代养桥工人,一座时代丰碑。60年来,武汉长江大桥没有发生一起铁路行车责任事故。(记者 王贤) zGD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