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5:34
我比他们优秀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82次 阿华是一个高中生,虽然他成长在一个只有妈妈的单亲家庭里,但是却很争气,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命运对他却太不公平,高二这年,阿华遭遇了一场车祸,被截去了左手和右腿。
阿华却不愿屈服,为了能够重回课堂,他承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刻苦复健。工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月后,阿华不仅可以单脚站立,还能用右手保持平衡,用单脚跳跃来代替行走,速度与稳定度和常人几乎无异。
这一天,妈妈陪着阿华来到学校,一开始,校领导担心阿华在校期间,磕到伤到,婉拒了他的复学要求。
在阿华的演示和妈妈的恳求下,校领导还是答应了。不过,他们让阿华妈妈签署了责任说明书,明确注明“如有意外,责任自负”。
阿华准备了这么久,终于可以上学了,那天晚上,他激动得失眠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让妈妈送自己上学,久违的青葱校园,久违的朗朗读书声,阿华和妈妈“走”在去班级的路上,都激动得鼻子发酸。
可这天晚上,阿华一回家就对妈妈说:“我再也不要去上学了。”
阿华妈妈惊呆了,没想到坚持了那么久的孩子,就这样放弃了,她搂着阿华问:“怎么了?”
阿华用仅有的右手揽住妈妈,痛苦地说:“他们都笑我……”
原来,阿华以前是班里的尖子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但现在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大家的哄笑。一些可恶的同学,还会模仿阿华走路的样子……
阿华沮丧地说:“妈妈,我比不上他们,我是废人。”
妈妈听到这里,强忍泪水,鼓励道:“不,孩子,你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孩子。”可无论她怎么安慰,阿华都听不进去。
妈妈看到儿子这样,痛不欲生,她冲到了村口的白马寺,跪倒在菩萨面前,一字一句地哭诉着绝望的境遇。等她哭够了,却突然听到佛像后面传来一声叹息。
阿华妈妈惊异地望去,从佛像后面走出来一个和尚,他是这个寺里的住持广智和尚。刚刚,他在后面听了阿华妈妈的哭诉,不由动了恻隐之心。他扶起了阿华妈妈,说:“我在后面都听到了,我能帮助阿华。”
阿华妈妈一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求广智明示。
广智双手合十,说:“这座城市有一所特殊的学校,那里的学生都和阿华相似。在那里,阿华不必在意那些异样的眼光。”
阿华妈妈回家后,一番劝解,终于让阿华点头答应,去那所特殊学校,重新开始。
很快,学校就给阿华办好了入学手续。班主任向阿华妈妈详细介绍了班级的情况,班上有十几位同学,有的是先天不足,有的是跟阿华一样出了意外造成了残疾。并且,大部分同学都是受到了社会好心人士的捐助,在这个学校学习的。
第二天,阿华又去上学了。阿华妈妈不放心,悄悄站在教室后面。她看到阿华一点都不怕生,友好地跟同学交流。同学们好奇地打听阿华的来历。
阿华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刚说完,同学们又哄笑了起来。
阿华妈妈听了心里一揪,这笑声听起来不怎么友善啊。
只见阿华左边的同学,用断了三根手指的手,骄傲地指着自己说:“我是房地产集团的捐助对象,你看我的衣服是最好最新的。”
有个遭遇火灾的同学忙说:“我是石油公司的捐助对象,毕业后还包就业呢,你呢,你是和尚捐助的,难道以后也做和尚?”话音未落,同学们又发出了一阵哄笑。
阿华妈妈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在这里也会遭遇排挤和歧视。阿华妈妈决定一下课,就带阿华回去,这个学校不能上了。
一下课,阿华出来了,阿华妈妈一把揽住他说:“妈妈带你回家去,这个学咱不上也罢。”
但这回,阿华摇着头说:“妈妈,我不走,我要留下来学习!”
阿华妈妈心酸地说:“孩子,我在后面都听到了。”
阿华握着妈妈的手坚定地说:“妈妈,我只不过是身体残疾了,但刚刚的那些人,却连心也残疾了。所以,我,比他们都优秀!我要感恩,我更要坚持,我一定要好好念书,努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6:05
独处时分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76次 多一事增一事的累,识一人费一人的心。
只有独处才可以省事,省事就可以心清,心清才可以神旺,所以独处可以收摄精神,凝聚生命的全力。
静坐独处时,有一股清明之气,从孤独处生出来,心光一片,照见了自己,也照见了万物,照彻了事物的所以然,于是有“静一分,慧一分”的效果。
独处就是在求这一分清明,所谓“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有这分清明,求道则易悟,为事则易成,从事艺文创作则神思奇逸。
所以独处可以养精、养气、养神、养德,对德业与艺术生活都是有益的。
利用机会独处的人,通常都有深度。
小人则最怕独处,因为无事、孤独时感到一切落空,宁可时刻都有事,心需要不歇地“逐物”,逐物才觉得心落实,连酒色财气、交际应酬也觉得是生活地位的凭借,不虚此生。
所以清代的汤斌说:“小人只是不认得独字。”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6:18
哭落一地花香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87次 有人说,一个女孩子,20岁不秀则永不再秀。我想,没哪个女孩会愿意有这样的遗憾。
高二下学期,我喜欢他的心事被添汕加醋后像风一样吹入了人群。原本只是份默然美丽的爱慕,经过那些捕风捉影的人从一张嘴巴传到一个耳朵,再从另一张嘴巴传到另一个耳朵,就完全变了味儿。
有一阵子,那群女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把脑袋凑在一起,发表对这件“天大新闻”的高见。“天啊,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叫她别想了,下辈子也轮不到她!”
我又气又急,却无可奈何,自己的心事被当做流言传来传去,没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至理名言就像逐渐失效的麻醉剂,对我的安慰作用越来越小了。
那时候,我连看他一眼都不敢。我避开了一切,然后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静静地发呆。
压抑终于在一个午后爆发了。那个下午,我走进教室,后排忽然发出一阵哄笑。我抬头一看,黑板上醒目地画着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青蛙,旁边站着一个英俊的王子,底下是一行大字:青蛙公主和她的白马二王子。
来不及多想,伤痛像一阵暴风雨突袭而来。“啪!”我用力把手上的书重重地朝黑板摔去,转过身,在齐刷刷的蔑笑声中飞似的逃出教室。
清亮清亮的蔚蓝天空下,几只鸽子拍着翅膀轻轻掠过,成行的相思树郁郁葱葱,树上开满了细细密密的黄色小花,地上,也铺满了黄绒绒的一层。我躲在树下,长久压抑的委屈一倾而泻。我哭得天昏地暗。
正当沮丧和绝望一点点地吞噬我时,泪眼迷离中,我看见他由远及近。他轻轻地、浅浅地笑着,看看一地黄色小花,又看看满脸泪水的我说:“我就想呢,是哪个女孩子在这儿哭,把花都哭落了一地。”我背过身,顿时破涕为笑。
后来,就在开满黄色小花的相思树下,他告诉我:“喜欢一个人并没有错哦,但是,你了解他吗?也许他10天不洗脚,也许他睡觉流口水……不了解他,就轻易地喜欢人家,这不是很傻吗?”
我笑了,很灿烂,原来,我有着和一地美丽的黄色小花一样灿烂的笑容。这是他说的。
后来,他把我带回了教室。再后来,那一群叽叽喳喳的女生吃惊而羡慕地看到了一切变化:上课,他帮我占位置;课间,他塞给我一小盒点心;更经常地,他站在我必经的路口,给我一个轻轻浅浅的笑。仿佛突然之间,我拥有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切。
这就够了,我想,真的够了。后来,他的身边多了一位文静清秀的女孩子。我给了他们一个很灿烂的笑,就像那时满地美丽的黄色小花一样灿烂,我想,这样的笑容送给他们最合适不过了。
再后来,我也有了爱护自己的人。我想,一个女孩子最初的一份爱慕只是一颗善良的种子,可以关乎爱情,也可以不关乎爱情。幸运的是,我的种子遇上的是他的宽容和关爱的适宜温度和水分,开出了一朵叫做美丽的花朵。即使这花朵,不关乎爱情。
很久很久以后,当我想起那个清亮清亮的午后,想起他轻轻地、浅浅地笑着说的“我就想呢,是哪个女孩子在这儿哭,把花都哭落了一地”,我的全身还是会涌过一阵暖流。这样的男孩子,即使到了80岁,我依然记得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6:33
带一颗干净的心去信仰时间:2014-07-25 作者:未详 点击:145次 藏人扎西多吉,是千万个磕着等身长头去拉萨朝拜者中的普通一员。他的鞋头、膝头缝着牛皮,双手各套了一个牛皮掌套,精瘦的身子尺蠖般一曲一伸,一伸一曲,在无尽的大路上艰难前行。
尼洋河的水无声地流淌着,风吹来野草花的苦香。扎西多吉被一个从小轿车里钻出来的游人给拦住了。游人好奇地问他:“我看你实在是太辛苦了!你是在赎罪吗?”扎西多吉说:
“我的心灵比山坡上吃草的小羊羔还要洁白,我无罪可赎。”
游人又问:“那你是为家人祈求健康吗?”扎西多吉说:“我的家人个个比牛犊还壮,用不着我为他们祈求健康。”
游人拧着眉头想了半天,开口问道:“你还没结婚吧?是不是看上了哪家的漂亮姑娘?”扎西多吉笑起来,说:“我老婆刚生下一个8斤的男孩,母子好着呢!”
游人还想问什么,扎西多吉笑着说:“你是不是该问我,那你是想升官呀,还是想发财呀?告诉你吧,我什么都不为。我磕几个月等身长头去拉萨哲蚌寺,就是高兴啦!”游人听了,十分错愕。
扎西多吉说:“我们藏民不像你想的那样,遇到不高兴、不顺心的事才想起来去拜佛。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考不上学、得了大病……这个时候你心里难受是吧?你难受就自己受着吧,你最不该在这个时候去打扰佛,让佛跟着你难受。还有的人,拜佛是因为欲望太多。
你想吧,佛要是满足了多欲人的欲和贪心人的贪,那不就等于抱着柴火救火吗?佛有那么傻吗?其实,佛最喜欢高兴的人了,佛也最愿意保佑高兴的人。你要真信佛,就不要把佛信得那么痛苦。痛苦地信佛,是对佛的大不敬。”
游人无语,汗涔涔地钻回了小轿车。扎西多吉的话,不是说给他一个人听的,是说给我们每一个人听的。
在我们身边,自称信佛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但是,却很少有人是不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去信的。祈求权钱名利,祈求安逸侥幸,明知道佛不会轻易让人得逞,却还是常常诚惶诚恐地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不审视自己,最终让自己仍免不了失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6:47
玫瑰是一个小镇。玫瑰是一位姑娘。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92次 小镇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玫瑰含苞待放,娇艳欲滴。小镇有一个庄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可偌大的庄园里却只种植一种花——玫瑰。其实玫瑰出生之前小镇还没有玫瑰,玫瑰出生那年小镇才开始种植,从此小镇就有了名字——玫瑰小镇。她的父母在她出生时便也给她起了这个好听又浪漫的名字,长大后的玫瑰就在庄园里做花匠。
玫瑰一袭红衣,轻挽云袖,露出一截白藕的臂,用一双绣花的玉手分开花枝,再踮起脚,轻轻巧巧地就钻进了花丛中。然后,化身为一只蝴蝶,在微风拂面香气四溢的花圃里,时而驻足,时而起舞。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忽有人亮着嗓门脆生生地喊。她便直了腰回头看,然后粉了腮,红了脸,低了头,让一头如瀑的黑发遮住了脸。当然不是叫她的,是一位客人嚷着装货。远远地,便能听到他们的吵声。人群中最惹人眼的是一位白衣少年,站在花圃外指手画脚,微风扬起他的长发,鼓动着他的衣袖翩翩起舞,像极了一面迎风飞舞的旗帜。忽然间,她的心就醉了。
之后便是昼夜无眠的期盼与长长的等待。果然不久他又来了。依然是一袭白衣,周围依然有几个随从。
听到他的叫声,她心一颤就应了一声。我在。我在——是呀,我在!还能怎样应答呢?这便是她心底最美的声音了。
只是她的声音太低了,只有她自己能够听到。但她却真切地看到少年冲她望了一眼,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冲她笑。仿佛是找寻了她很久才找到。
自此玫瑰的心开始魂不守舍,而少年却从此销声匿迹。
玫瑰玫瑰,依然有人在叫。她听了先是一喜,然后回头去看,接着,眼神里的光彩开始一点一点黯淡下来。是父母亲亲地叫,是哥哥暖暖地叫。
一年后,玫瑰辞去了庄园里的工作,还从老板娘手里要了少年的地址。长途跋涉奔波劳顿终于在一座城市的花店里见到了
他。依然是一袭白衣,依然有着翩翩起舞的风度,只是瘦了。当她一袭红衣亭亭玉立地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吃了一惊。
你不记得了,我是玫瑰呀。你叫过我的名字呀!她轻启朱唇,望着他说。
少年看着她,露出一副似曾相识的样子,摇了摇头,仿佛在说:当然不记得了,我们真的认识吗?泪水终于止不住流了出来。冲出小店的时候,玫瑰满耳朵听到的都是叫她的声音。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然后她看到一张张灿若桃花的脸和红男绿女们匆匆掠过的身影。那天,她是一路逃回去的。
原来你找的是他呀,他是一个哑巴呀!那天傍晚回到玫瑰小镇的她,又到庄园里找活干,老板娘轻撇了一下嘴,鄙视着,用略带嘲讽的口吻对她说。
怎么好好的就哑了?
车祸撞的呗!
老板娘说完后不再理她忙去了。留她一人在原地痴痴地想,痴痴地发呆。
对了,忘了告诉你。那天,是2月14日,一年一度的情人节。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7:00
牛津大学的面试很“凶悍”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35次 儿子在学习上很勤奋,在上初中时就立下宏愿:以后如果上大学,非牛津大学不上!好在上天助了他一臂之力,2011年竟过关斩将一路绿灯,终于收到牛津大学的面试通知。
对儿子进行面试的有三位教授。还未等他坐定,三位教授就异口同声问他:“你为什么要戴手表?难道你手机上没有显示时间的功能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儿子先是一愣,随即稳了稳神,脑子也急速运转开来:如果回答戴手表是为了掌握时间,答案肯定错误。因为全球顶级的大学,提问绝不会如此简单!那又该怎样回答呢?短短一分钟内,儿子就进入了角色侃侃而谈:“在英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工业革命总是在不断地催生出新的发明。比如,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卷轴纺纱机。再比如,塞缪尔·克隆普顿于1779年发明了走锭精纺机,这些无不与时间紧密相连。”他顿了一下,继续讲道:“由此可以推理到人际关系上。我认为,无论在我们中国,还是在英国,守时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契约,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时间观念都不具备,说明这个人很有必要提高自我修养,而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用我们国家的话说主要有三:一是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二是勤于实践,积善成德;三是严格要求,知错就改,做到‘慎独’。”正当儿子还要继续讲“目前世界存在哪些问题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构成考验”时,却听到三位教授热烈的掌声。其中一位教授说:“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得够精彩了,没有必要再深入阐述了。”这就是说,第一关已顺利通过。
刚才说话的那位教授端来一杯水,微笑着递给儿子。正当他伸手接杯子的一瞬间,中间那位年轻教授却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一只皮球,趁儿子不备狠狠迎面砸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儿子的头上。好在儿子处变不惊,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接过水杯后,又轻轻放在茶几上,再慢腾腾地拾起滚落在脚下的皮球,对三位教授微笑着,趁他们不备,猛力迎面砸了回去,正好砸在刚才那位年轻教授的头上……
儿子后来告诉我,他当时这样想,即便你们不录取我也没关系,但不能侮辱我的人格,而那一狠命反击,是让他们明白,中国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但儿子想错了。
当他砸中那位教授的一刹那,三位教授竟同时高兴地大叫道:“回击得好!”顿时让儿子如坠云雾之中。这时,只见那位年老的教授走过来,亲切地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孩子,祝贺你,你被录取了!”这话更让儿子不解。教授却这样解释道:“牛津大学所欣赏的,是敢于面对挑衅拍案而起的学生,而不是逆来顺受的无条件服从者。虽然你前面的问题回答得非常精彩,但重要的是在你被球击中的那一刻,你人性的本能在顷刻间暴露无遗,而牛津大学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如果读牛津的学生不具备强烈的应对能力,即使门门功课都是A,但终究仍是唯唯诺诺的庸才,以后对社会的发展不会有大作为。”
儿子感慨道:“牛津大学的面试虽然很‘凶悍’,但他们看重的恰恰是学生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分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7:11
含情的眼睛不会干涩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29次 2007年,当住在巴格达的哈希姆还是个4岁孩子的时候,他就跟着做摄影记者的父亲学习摄影。
看着自己的杰作,哈希姆激动不已,他问爸爸:“你给我的照片打多少分?”父亲迟疑了一下说:“给你打60分吧。”哈希姆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父亲说:“你的照片缺乏爱的灵魂。”提到爱的灵魂,小小的哈希姆自然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因为从小他的世界就充满了战争、流血和残垣断壁。
为了父亲口中的“灵魂”二字,哈希姆带着相机游遍了巴格达被允许去的所有地方,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使照片有灵魂。不过,父亲还告诉过他一句话:“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而照片就是生活的眼睛。”
就这样,小小的哈希姆跟着父亲又游走了两年,但他的照片始终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
时间转眼到了2009年6月的一个傍晚,向来守时回家的哈希姆一直没有回家吃饭,这可急坏了他的父母,正在他们为孩子焦头烂额的时候,父亲接到一个电话,说哈希姆因为殴打伙伴被当地警方暂时拘押起来。原来,哈希姆和一个小伙伴因为对美军撤退的问题产生分歧,从小就流离失所的哈希姆对小伙伴的言说极不赞同,不善争辩的他愤怒地挥起了拳头。
因为只是孩子间的打闹,哈希姆被父亲带走了。回家的路上,父亲严厉地批评哈希姆:“孩子,你今天的行为是错误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伊拉克人民都应该团结一致,我们应该用充满爱的方式反击敌人,因为含情的眼睛才不会干涩。”
“难道我也有充满爱的方式?”哈希姆问父亲。父说:“当然有了,你也是个小小的摄影家啊。你可以用照片表达伊拉克人民努力生活的不屈精神。”
小小的哈希姆似乎瞬间长大了,他仿佛一下子明白了父亲从前口中的“爱的灵魂”是怎么回事了,他也懂得了“含情的眼睛不会干涩”,因为他也热爱祖国,热爱土地,热爱家园。
从此以后,他每天经常花上几个小时,在城市中寻找温暖人心的画面。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镜头:一名老者正蹲在堆满书的书店中翻阅;穆塔纳比大街上的一个咖啡馆里摆放着一杯诱人的饮料,人们坐在桌旁谈天;太阳从一棵棕榈树后面升起,给树笼罩上一层光晕………
没想到,哈希姆的作品在报刊发表后,非常鼓舞人心,让很多伊拉克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2011年,他的摄影作品参加权威摄影部门组织的“真情一刻”摄影大赛,获得多项大奖。年仅8岁的他,成为伊拉克最年轻的摄影记者。哈希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想通过照片告诉世人,伊拉克是一个值得珍爱的地方,伊拉克人民非常和善。”
“含情的眼睛不会干涩”这饱含着深深的爱和眷恋,我禁不住对哈希姆父子的行为产生敬畏。其实,不管大到国家,还是小到个人,当遇到强权和压迫的时候,如果我们都用充满爱的方式反击敌人,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就能迎来最终胜利的曙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7:22
严歌苓:真爱需要转几个弯来报到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62次 对于严歌苓,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她写的小说,她的成功毋庸置疑,可她的感情却没有她的事业来得顺遂。
1957年出生在上海的严歌苓,父亲是著名的作家萧马。12岁时,喜欢跳舞的她如愿成了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艺兵。在部队的那段岁月,15岁的她爱上了一位年轻军官,只是没想到的是,对初恋抱有无尽幻想的她等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她热烈地爱着他,可她爱的人不但成了爱情“逃兵”,甚至还出卖了她。她伤心欲绝,差点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在她热爱写作,觉得文字可以给她带来无尽的愉悦,她可以在字里行间发泄自己的情感,以求爱情的再次来临。1986年,她心中的桃花又盛开了。一天,她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写作楼邂逅了李克威。李的父亲也是著名作家,门当户对与相同的写作背景让两个人闪电相恋结婚。
婚后才两年,因为工作原因,李克威去了澳大利亚,而她也去了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两地分居的生活可想而知,一段时间后,李提出离婚,自尊心极强的她默默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现实。
可有时爱情就是这样奇妙,非要历尽万难长途跋涉才来到面前。一天,她的一个女友打电话要为她做媒,朋友一再劝慰,盛情难却,她决定象征性地去看看。相亲的对象是一位年轻的美国外交官,让严歌苓记忆深刻的是,他的脖子上的细链吊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美国国务院/劳伦斯·沃克”。她浅浅地笑着与他握手,没想到,他脱口而出的东北腔普通话让她倍感亲切。通过交流,她才知道他曾在中国沈阳领事馆担任过两年领事。
初次见面的谈话冲淡了她原有的顾虑,很快,他们甜蜜地恋爱了。
可幸福总是被打扰。他们恋爱一年后,严歌苓莫名其妙地被FBI调查了。而此时,劳伦斯已收到美国驻意大利使馆的欢迎函,如果调查结束没问题,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无奈,看在劳伦斯前途的分上,严歌苓接受了调查和测谎实验。在电话里见自己深爱的人为此痛苦不堪,劳伦斯暗暗作出一个决定。
第二天,他飞抵芝加哥,握住她的手说:“没有玫瑰,我以我的心为信物,向你求婚,我要实现我的诺言,给自己最爱的人撑起一生的幸福!”她又哭又笑地答应了。随后,他向上级递交了结婚申请,可美国外交部却让他作出选择:要职位还是要结婚?他最后毅然为她放弃了工作。
1992年秋,他们在旧金山结婚。后来,他又找到了一份工作,而她的写作也渐入佳境,成为华裔最当红的女作家。
2004年,由于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动,劳伦斯重新回到外交官的工作上来。他们旅居海外,并游历世界各地,感情越发深厚。而最让她遗憾的是自己未能与他生下一男半女,但爱情和母性还是让她作出了领养一个女儿的决定。现在,创作鼎盛的她越来越多的作品被大家熟悉,被改编为电视电影的更是家喻户晓,可这些成就对于严歌苓来说,都抵不上她被他握在手心里的幸福。虽然年轻时曾被情感所伤,但勇敢走过,真爱会转着弯地来报到,直达圆满。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7:33
有爱就有家时间:2014-07-26 作者:未详 点击:125次 2006年1月的一个深夜。临近过年,杭州突然飘起了鹅毛的大雪。拾荒老人曹根新像往常一样,在清泰立交桥下铺好被子,正准备睡觉。这时候,一位年轻人一边大声地唱歌,一边摇摇晃晃地往前走。
年轻人唱的是《我想有个家》。睡在立交桥下的曹根新每每听到这支歌,心里就酸酸的。曹根新的家在宁波市北仑区。可是,家对于他来说,已经很陌生了。他无房无地无户口无亲人,靠拾荒为生。立交桥下,马路边,随处都是他的家。曹根新注视着年轻人。年轻人似乎不是在唱,而是在吼。吼声中,还带着哭腔。不过,没过多久,歌声没了。年轻人倒在马路上,不动了。年轻人躺在马路上,很危险。曹根新急忙走过去。年轻人烂醉如泥。曹根新把年轻人搀过来,放到自己的床铺上,盖好被子。年轻人躺在曹根新的被窝里,酣然入睡。而曹根新披着一件旧大衣,守了年轻人一夜。
年轻人叫冯浩祥,家住绍兴市诸暨县。冯浩祥父母早逝,他16岁就来到杭州闯荡。冯浩祥醒来,发现自己睡在桥下,身上盖着一条被子。而身边的老人裹着一件破旧的棉大衣,瑟瑟发抖。那一刻,冯浩祥的热泪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
原来,冯浩祥那天去包工头家讨要工钱,被包工头灌了二斤半黄酒。幸亏曹根新老人,要不,他睡在马路上,不被车轧死,也要被冻死。当冯浩祥得知老人无依无靠孤身一人的时候,冯浩祥说:“你跟我回去吧,我当你儿子,养你一辈子!”就这样,这一老一少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竟然走到一起,组建了一个温暖的家。
父子俩相依为命,生活过得越来越甜蜜。冯浩祥对曹根新说:“爸,我会技术,我能够养活你!”可是,曹根新不。每当冯浩祥上班后,曹根新便偷偷地跑出去捡破烂。冯浩祥得知后,责备曹根新。曹根新说:“娃呀,你也老大不小了。我想攒点钱,给你娶媳妇!”冯浩祥听了这话,心里热乎乎的。有个老爸,感觉真好呀!
2011年上半年,冯浩祥突然查出胃肿瘤。开始,冯浩祥拒绝手术,怕花光了积蓄没法儿给曹根新养老。曹根新得知后,第一次对儿子“发火”。曹根新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你要是没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2011年10月,冯浩祥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为了省钱和方便照顾,曹根新坚持退掉了租住的房子。冯浩祥出院后,去了曹根新的宁波老家。他要为曹根新办户口。如果有了户口,老爸最低可以有低保呀。可是,派出所说,由于曹根新长期不在家,他的户籍早已被注销了。为了解决曹根新的户籍问题,冯浩祥只好向媒体求助。于是,他们的“父子”情很快在浙江各地流传。公安部门为曹根新解决了曹根新的户籍问题。2011年12月8日,曹根新在宁波市北仑区柴桥镇派出所拿到了刚刚打印出来的户口簿,笑得眼角垂泪。
俗话说,落叶归根。当地民政部门安排曹根新住进敬老院,享受“五保”待遇。可曹根新不。他说:“阿祥的身体不好,我一定要跟着他,照顾他。”
龙年伊始,杭州汽车南站一家旅馆的老板娘听说他们的故事后,被他们的真情所感动。她聘请曹根新去旅馆帮忙守夜,50元一天。如今,曹根新白天照顾冯浩祥,晚上去守夜,两个人的生活暂时有了着落。
有爱就有家。其实,血缘不是亲情的唯一。无论你是深陷困境,还是颠沛流离,但是,只要你心中有爱,就一定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家。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10-13 17:28:12
姻缘备忘录时间:2014-07-24 作者:未详 点击:172次 我自幼家贫,28岁时家里仍很穷,还有一个生病的哥哥长年住在医院里。我觉得我可以38岁时再结婚,却不能不在28岁时以自己的方式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对老父亲、老母亲我总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总认为28岁了才开始报答他们(也不过就是每月寄给他们20元钱)已实在是太晚了,方式也太简单了……
我在期待中由28岁到32岁,但奇迹并没有发生,“缘”也并没到来。我依然行为检束,单身汉生活中没半点儿浪漫色彩。
4年中我难却师长们和阿姨们的好意,见过两三个姑娘,她们的家境都不错,有的甚至很好。但我那时忽然生出调回哈尔滨市,能在老父母身旁尽孝的念头,结果当然是没“进行”恋,也没“进行”爱……
调动的念头终于打消,我为自己“相中”了一个姑娘,缺乏“自由恋爱”的实践经验,开始和结束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人家考验我,而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对我还需要考验(又不是入党)。误会在半小时内打了一个结,后来我知道是误会,却已由痛苦而渐渐索然。
于是我现在的妻子在某一天走入了我的生活,她单纯得有点儿发傻,26岁了却决然不谙世故。说她是大姑娘未免“抬举”她,充其量只能说她是一个大女孩儿,也许与她在农村长到十四五岁不无关系……她是我们文学部当年的一位党支部副书记“推荐”给我的。那时我正在写一部儿童电影剧本,我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待我写完了剧本再考虑。
一个月后,我把这件事都淡忘了。可是“党”没有忘记,依然关心着我呢。
某天“党”郑重地对我说:“晓声啊,你剧本写完了,也决定发表了,那件事儿,该提到日程上来了吧?”
我突然觉得我以前真傻,“恋爱”不一定非要结婚嘛!既然我的单身汉生活里需要一些柔情和温馨,何必非要拒绝“恋爱”的机会呢!
于是我的单身汉宿舍里,隔三岔五地便有一个剪短发的大眼睛女孩儿“轰轰烈烈”而至,“轰轰烈烈”而辞。我的意思是,当年她生气勃勃,走起路来快得我跟不上。我的单身宿舍在筒子楼里,家家户户都在走廊里做饭。她来来往往于晚上——下班回家绕个弯儿路过。一听那上楼的很响的脚步声,我在宿舍里就知道是她来了。没多久,左邻右舍也熟悉了她的脚步声,往往就向我通报:“哎,你的那位来啦!”
我想,“你的那位”不就是人们所谓之“对象”的另一种说法吗?我还不打算承认这个事实呢!于是我向人们解释,那是我“表妹”,亲戚。人们觉得不像是“表妹”,不信。我又说是我一位兵团战友的妹妹,只不过到我这儿来玩的。人们说凡是“搞对象”的,最初都强调对方不过是来自己这儿玩玩的……
而她自己却俨然以我的“对象”自居了。邻居跟她聊天儿,说以后木材要涨价了,家具该贵了。她听了真往心里去,当着邻居的面对我说:“那咱们凑钱先买一个大衣柜吧!”
搞得我这位“表哥”没法儿再装。于是,似乎从第一面之后,她已是我的“对象”了。非但已是我的“对象”了,简直就是我的未婚妻了。有次她又来,我去食堂打饭的工夫,回到宿舍发现,我压在桌子玻璃下的几位女知青战友、大学女同学的照片,竟一张都不见了。我问她那些照片呢?她说替我“处理”了,说下次她会替我带几张她自己的照片来,而纸篓里多了些“处理”的碎片……她吃着我买回的饺子,坦然又天真。显然,她没有丝毫恶意,仿佛只不过认为,一个未来家庭的女主人,已到了该在玻璃下预告她的理所当然的地位的时候了。我想,我得跟她好好地谈一谈了。于是我向她讲我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穷孩子,如今仍是一个怎样的穷光蛋,以及身体多么不好,有胃病、肝病、早期心脏病等等。并且,我的家庭包袱实在是重啊!而以为这样的一个男人也是将就着可以做丈夫的,那意味着在犯一种多么糟糕、多么严重的错误啊!一个女孩子在这种事上是绝对将就不得、凑合不得、马虎不得的。但是嘛,如果做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好朋友,我还是很有情义的。
我曾以这种颇虚伪也颇狡猾的方式,成功地吓退过几个我认为与我没“缘”的姑娘。
然而事与愿违,她被深深地感动了,哭了。仿佛一个善良的姑娘被一个穷牧羊人的故事感动了——就像童话里常常描写的那样……
10个月后,我们结婚了。我陪我的新娘拎着大包小包乘公共汽车光临我们的家,那年在下32岁,没请她下过一次馆子。
她在我11平方米的单身宿舍里生下了我们的儿子。3年后,我们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转移到了同一幢筒子楼的一间13平方米的居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