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6 16:18:55
如何激活创造灵感时间:2014-01-15 作者:未详 点击:155次 1、向自然要灵感
尼龙搭扣的发明者瑞士人乔治·梅斯特拉尔注意到,每次从树林散步回来,裤子上和狗身上总是沾满牛蒡的种子。通过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他发现草籽上有许多小钩,正是这些小钩牢牢地钩住了他的衣裤。1948年,经过多次试验,梅斯特拉尔发明了“尼龙搭扣”。
2、追随安迪·沃霍尔的脚步
安迪·沃霍尔是玻普艺术的领袖人物,这是一种标榜“俗”的艺术,它打着“艺术应等同于生活”的旗号,反映青年一代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找一个“众所周知”的形象,把它转变为新鲜的玩意。
3、写一篇劣等的初稿
允许自己写一个真正糟糕的初稿,而不要被语法、标点和人物的描写等问题所纠缠,仅仅简单地坚持写下去。当你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后,再回过头来修改。
4、收集能够激发想象的材料
无论我们称之为收集、搜寻、积累,掠夺,还是捡垃圾都可以。要尽量让自己被材料、“掠夺品”、贮藏物——这些财富的金矿所包围,从这些目标中发现不可解释和无法抑制的灵感,艺术家和对象之间是心灵相通的。
5、坚持
竹子种下后,5年内不会发芽。你每天为它浇水、施肥,但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然后,在第5年,你会发现竹子慢慢出芽,6天之内,它会突然长90英尺。
6、为你的事业做一名不知疲倦的战士
《发现》杂志的创办者大卫·罗斯伯特开始是建立网站,然后是杂志,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集收集信息、信件、照片、杂志和日志表的预定网络,能通过一个特定的途径传送给顾客。比如,当克利夫兰市的某个书店不愿意摆放你的杂志的时候,他认为你应该脸皮厚点。他的事业都是开始于人们错误地把下一张便条丢在挡风玻璃上之后,而下一张便条或许就是你成功的钥匙。
7、改善你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能运用图像解决问题、思考复杂问题和更有效地交流。它帮助你从书面文字、列表和数据的线性世界,进入地图、示意图、符号和图解表的非线性世界。
8、重新定义你的错误
应该有一个正面的词来描述错误,即指“由于超过人们控制力,而没有成功的一种完全合理的冒险”。而现在可用的词汇,如“失败”和“错误”都是不公平而压制创造力的。
9、通过一遍遍抄写同样的句子,突破思维的框架
作家迈克尔·米卡柯,就是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来开始写作的。他只是坐下来写道,“哦,借我一些平静的忧郁”,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的思想和词语重新激活。然后,继续写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6 16:19:07
预留原则时间:2014-01-15 作者:未详 点击:210次 有三件事情不适合反复考量:看展览,购物,恋爱。
赤濑川原平在《名画解读》里说:“一眼看上去美的,就是真正的名画。”
他建议看任何展览都要速战速决,30分钟内一扫而过——“这是一个直面自己内心的好方法,因为时间有限,你的眼睛才会特别尖,直觉也会特别灵敏。如果每幅作品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鉴赏’,反而达不到顶期的效果。”
少年时和老师打游击战,将课外书掩在抽屉里,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就低头在课外书上快扫一眼。一目十行就是这样练了出来。祖父曾经很怀疑我的阅读速度,拿了一张报纸让我浏览。再收走报纸考问内容。测验结果耐人寻味——我有兴趣的东西都看在了眼里,没兴趣的那些干脆我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祖父认为我应该放慢读书的速度,但是事实上,这不是速度的辛儿,那些我喜欢的文字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找我,没兴趣的那些哪怕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声来都不能在脑中留下痕迹。
成年后慢慢发现有趣的事情,不管工作、生活、爱情、购物、饮食,但凡我略有犹豫,一定会有差池。那件犹豫了半天买回家的衣服,果真会在衣柜里闲置很久不知道如何搭配出街,那场迟疑了很久的恋爱,果然不等开场就已告结束……经历这养分渐渐养肥了直觉这个小精灵,年纪越大,它越难失手。
女人的直觉都很灵敏,如果很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基本上就可以放胆任凭感觉走——快速逛商场,漂亮的衣服会在平庸的衣服中主动跳进眼里;遇上爱情,不必刨根问底将对方的身世、经历和心思弄出详细答案,只需要听心的召唤来决定靠近还是躲闪……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清楚自己是谁、能成为谁、想要什么、能要什么,而糊涂的女人又和清醒的女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做出大大小小的决定。
预留原则我也常用,只是预留期内我基本不会再去思考这件事情,而是在最后一刻依照自己的第一反应做决定——预留期不是拿来思考,而是用来让大脑安静、冲动平息,像将一杯混浊的水静置,浊物慢慢沉淀,清澈自然呈现。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6 16:19:20
饥饿的歌声时间:2014-01-15 作者:未详 点击:160次 米粒初中毕业,暂时没有工作,待在家里和母亲做土豆包包。米粒不情愿,却苦于母亲严厉的眼神。
这天米粒迎来了解救她的人,是街道的曾阿姨。曾阿姨一来,母亲绽开笑脸迎了上去。曾阿姨对母亲说,听说你家米粒唱得好,我是特地来请她参加水城之夏音乐会,想让米粒拿头彩。母亲一听乐了,说,我家米粒唱得是好,但是你们那里供饭吗?米粒一走,土豆包包没人做了,我家还有等着吃饭的呢。曾阿姨忙道,就是因为供饭我才找米粒的,我知道你家困难,粮食不够吃,米粒去练唱,半个月就可以给你家省下六斤粮,那要顶多少土豆包包呀?
母亲不吭声了。曾阿姨是街道主任,一个街道几千户人家都归她管,母亲就是满心的不愿意,也不敢随便说了。
第二天米粒去练唱了。米粒的嗓音高亮而圆润,一般歌曲都是原调唱,唱郭兰英的《我的祖国》,根本不用降调,又柔又软,余音悠长,懂行的人闭眼一听,俨然在品尝郭兰英甜美的歌喉,不由得对米粒刮目相看。
曲音一落,他们放下手中的乐器都不吭声了。他们完全陶醉了,他们被这小姑娘的歌声征服了。
曾阿姨站在一旁,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虽不懂音乐,但米粒唱得好她还是知道的,乐手们发了愣她还是看得出来的。曾阿姨就当即许愿,米粒好好唱,音乐会若一举夺魁,阿姨推荐你去文工团。
曾阿姨的话,搅动起米粒的心思,她做梦都想上文工团,那样她就不用天天做土豆包包了。米粒高兴得唱了一首又一首。
米粒一时间成了明星。大家吃饭的时候都愿意和米粒挨着。食堂里吃得好,每顿一个菜,两个馒头,米粒就想到了哥哥。哥哥瘫痪在床,从没吃过白面馒头。米粒一想到他,就吃不下去了。就和曾阿姨提出,能不能把自己的另一个馒头,带给自己的哥哥。
若是别人,曾阿姨不会同意,但是她是米粒,音乐会最有希望的歌手。曾阿姨就点头了。
一个馒头很快就消化完了,米粒会很快感到饥饿,但她会转移方向,她一饿就唱歌,一唱歌就什么都忘了。这办法很帮了米粒的忙,既赶跑了饿,还把歌越练越好,米粒成了大家的宠儿。
一转眼,水城之夏音乐会l临近了,排练也在紧锣密鼓中。这天彩排,彩排实际就是领导检查节目。曾阿姨对彩排十分重视,她说,主管文化的县长前来观看,文化局长前来观看,这次演出,不亚于正式演出。米粒第一次上台,曾阿姨鼓励她,好好唱,县长看你唱得好,会特批你去文工团。米粒是个孩子,只要能去文工团,她什么都不害怕。
米粒的放松果然让她声名鹊起,歌声像一只漂亮的鸟,飞向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让人久久挥之不去。县长上台和演员合影时,特意拉过米粒,问寒问暖,还让摄影师特意给他们合了一张。
曾阿姨对米粒的表现,别提多高兴了。
三天以后音乐会开始了。演出顺序排在下午。曾阿姨为增加演员的士气,中餐特地由馒头改成面条。又特地把米粒和一个小演员单独安排在一张桌上。可是那小演员突然肚子痛,面条都没吃,青着脸回去了。米粒很惋惜那碗面条——若是馒头,她会给哥哥留着。
小演员突然掉队让曾阿姨很是不悦,但一想到有米粒顶着,能一俊遮百丑,曾阿姨一心的乌云也就散了。可是事情往往不遂人愿,往往都是指儿不养娘,指地不打粮。谁都没想到这么有优势的米粒,会意外地把这次演出搞砸了,米粒在演唱时高音区根本就没上去,而且声音喑哑,还出现了岔音儿。
曾阿姨失望了,当时就撂了脸子。米粒自己也失望,下了台妆都没卸,一个人哭着回家了。不用说去文工团的事也泡汤了。
米粒又开始做土豆包包了,任谁也问不出她败场的原因。
一直到十年后,米粒考上了音乐学院,偶然的一次机会,米粒遇到当年的一位乐手,乐手请米粒吃饭,席间问起了这事,米粒的神情怅然了很久,才说:那碗面条,扔了真的太可惜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6 16:19:33
平民的一生时间:2014-01-15 作者:未详 点击:103次 有些时候我总是想,在乡村,一个人来到世上,活了几十年,最后死去。活着没有留下什么,死去更没有留下什么。即使是墓碑上的名字,也很快会被风吹掉被水洗掉。时间在埋葬肉身的同时,也就埋葬了一生。
我总是有几分忧郁。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曾让我质疑,当然更多的是带给我的脆弱。在这个尘世之上,生命可以有多种形式。泥土之外的生命,可以用精神来铭记和延续,一个人可以活得超越肉体意义上的生命。但在我的乡村,生命却是如此的千篇一律。活过了,死了,埋葬在走过的土地上,一堆没有符号的泥土,至多作为提醒血脉传递的一种存在。然后一晃就是若干年,一晃就再没有谁记住了。
比如我爷爷的曾祖母,我至今不知道她葬于何处。这从爷爷那里就已经成了秘密,孕育了一个浩荡家族的生命,就这样彻底消失在了村野的某个角落,连同一个家族的疼痛。时间不断地制造秘密,在时间之上,人的一生,就这样终结,成为后世的忧伤。
而我总会想起他们的内心。他们在泥土上生,在泥土上息,他们悄无声息地来,悄无声息地去,他们一生的行程,究竟有着怎样的苦乐悲欢?曾经很多年,这样的心结一直成为我无比怀念他们的缘由。而我,也企图从那份怀念中找寻出乡村生命的质地来。
在我的乡村,我亲眼目送肉身告别尘世的第一个亲人是我的奶奶。奶奶仅活了64岁。但用奶奶的话说,她已经感到了满足。奶奶一生多病,在40几岁时就有好几次差点死去,而每一次都奇迹般活了过来。因为这样的原因,对于死,奶奶总是很平静,就像生活中的一次远别。我记得奶奶很早就为自己准备好了寿衣。每年的六月,奶奶总要把寿衣拿到太阳底下晒。那时我还小,每看到寿衣时,就会涌起一种恐慌。对于死亡的惧怕,奶奶却不。记得奶奶总是很小心地把每一处皱褶抚平,小心地拍打着每一个角落的灰尘,近乎某种仪式,神圣而且肃穆。奶奶后来还为自己准备好了棺材,在她还没离世的那些年,这口黑色的棺材就一直放在她的床头。她的房间光线幽暗,黑色的棺材在里面泛着死寂的气息,这使得我一直不敢走进去。那些时候奶奶就像一个秘密。我总是想奶奶为什么就不惧怕棺材和死亡呢?很多年后,当我也平静地考虑起死亡的话题时,才觉得自己曾经的幼稚。
在乡村,像奶奶这样走过一生的比比皆是。他们活过了,逐渐老了,然后就开始平静地为自己准备后事。他们把这当做一生最后的圆满,他们总在用这样的方式迎接自己的死亡,他们内心静如止水。还有的老了,觉得活够了,然后谁也不告知,自己悄悄地就作别了尘世,作别了自己。潘大爷爷就是这样的。在村里,潘大爷爷活了整整80岁。80岁的他依然还可以用火药枪打猎。还可以打猎的他在那个秋风来临的深夜,突然就不想活了,突然就自己把寿衣穿上,然后睡进了棺材,并使劲盖上了棺盖。子女们发现他的时候,他早已安静地死去。一支用红布包裹的猎枪,孤独地挂在篱笆上。没有谁知道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式。
也还有这样的人,他们生于泥土,但却不满于泥土的生活。他们拼了命离开泥土,企图找寻另外的路途。他们走出了村子,他们一去多年,他们也活过了,也死了,死在异乡。家里有点钱也有点能力的,就想些办法去寻了尸体,化成一捧骨灰,最后葬进被死者遗弃的土地上。土地用它的仁慈,最终宽容了这些魂灵。更多的人家,则当没有发生任何事,一任死者的尸骨在遥远的异乡长眠,至多是在年节或是清明之类的节日里,摆上一碗饭菜,烧上几炷香和几张黄纸,远远地喊上几声死者生前的名字,就算对异乡亡魂的祭奠了。我幼年的伙伴老朝就是这亡魂中的一员。老朝跟我同岁。在我还在读初中时,他就不顾一切地离开了村庄,最后在北方的一个城市因抢劫杀人被判死刑。直到现在,他的家人始终没有去寻他的骨骸。他的埋骨之地成了秘密。他唯一留给家人的,仅是某公安局对他执行死刑的通知书。这份通知书被他的父亲仔细保管了很多年。在对一份执刑通知书的凝望里,一个平民内心的平静或者风起云涌,常会让我无限黯然。一个平民的消失,一个平民的一生,一生的荣辱得失,就这样被时间之尘覆盖。
我的岳叔父是今年五月死的。岳叔父死于自杀。在乡村,这样的死亡方式无处不在,此起彼伏。这样的方式很简单,简单得就像一生之后的一个句号。有的人活过了,老了,觉得儿子儿媳妇不孝顺,一气之下就用一根绳子或是一瓶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生命的代价换回村人对儿子儿媳妇的几声骂名。有的年轻女人,因为丈夫花心,在努力挽回丈夫爱心无果后,往往也走上了这条路。而我的岳叔父却都不是这样。岳叔父的自杀,是因为与岳叔母的吵架。在村里,这两位老人已经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彼此也都是60多岁的人。但他们却一直有绕不过去的心结,他们一生都在打骂。用他儿子的话来说,架打得狠,话骂得“花哨”,打骂构成了他们的一生。而每一次打骂,都被他们忍耐了下来。而偏偏这次,岳叔父一下子忍受不住,一下子就喝了一瓶钾氨磷。在医院抢救醒来的间隙。他仍然高喊着让他死去,我想他真的是想死了。他活过了,他不想活了,他也就让生命终止于一瓶钾氨磷了。生命的过程就这样简单。一个平民的一生,爱或者恨,最后交给一瓶钾氨磷去发言。
还有的孩子,原本没有活够。他们来到这个尘世之上,尘世之上的很多事物,他们还没有亲历,当死亡来临(也许他们幼小的心也知道这一宿命的不可更改),他们竟然也如成人般平静。那个叫做美的小女孩,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不幸患了重病,双眼严重凸出,最后死在某个夏天的早晨。她死的时候,村子四周的映山红开满了山野,耀眼的红在层层绿树中迎风怒放。那天我刚好回村,我看见她父亲把她放在堂屋的一块木板上。她母亲一直在哭,她母亲告诉我,说美在临死的那一刻,紧紧拽着母亲的手,说她对于死也没什么想法,只是叫母亲一定不要因此悲伤……而那个叫做鹏的孩子,一个正读高中的男孩,原本患的是脑膜炎,却被医生误诊为感冒。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被高烧烧得迷糊。当他父亲对他说我去看望他时,他竟然跟我打了声招呼。那一声招呼里满含平静,以至于我相信他很快会好起来。但他第二天就死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就此画上句号,并很快被风雨吞没。
我曾仔细地计算过一个平民生命的时限(当然贵族的生命也是有时限的,我们要感谢在这一点上的众生平等)。一个人大抵能亲历并记住的最多是五代人。爷爷辈、父辈、同辈、子女辈、孙子辈。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福扯。生命的局限,是与更多的遗憾紧紧相连的。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不同程度地希望自己能活得更为长久些,这是肉体在世俗意义上的本能。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我的乡村,像这样如己所愿活到近百岁的老人为数也不少。村里的一个老奶奶就是这样的,活了将近百岁,他的儿子死了,孙子也死了,她亲手埋葬了他们。时间在她这里成了生活的利器。她一生的疼痛和忧伤,在时间的刀锋之下,一次次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我想,她大约一定想过死。死亡又有什么大不了呢?死亡至少可以抚平和消解她的时间之痛。
这大抵就是平民的一生了。活了,老了,或者走过了,最后死了,活得长的,活得短的,最后都在泥土中安息。身前身后的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就像花开了,花又落了,最后成为尘土,没有谁记住他们的名字。至多在若干年后的某个时刻,有一个人,偶尔路过他们的坟前,面对坟上年年荣枯的荒草,然后轻轻地叹一声:“咦,这是谁呢?这是哪一朝哪一代的坟墓呵?”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6 16:19:48
你只是一个配角时间:2014-01-15 作者:未详 点击:235次 这是意大利的一个平凡无奇的小镇,远离罗马、佛罗伦萨,没有优美的风景,也没有历史悠久的古迹。
伽珂玛在这个小镇上土生土长,他喜欢自己的小镇,喜欢这里宁静,平淡的气氛,但他是开汽车修理铺的,因为镇小,就没有什么生意了:如果没有来往汽车,这个小镇上的汽车只有四辆,一辆是镇长的,一辆是镇长的儿子的,一辆是牧师的,还有一辆是酒吧老板的。伽珂玛不在乎生意好坏,因为他喜欢过平淡的生活,用钱不多,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摆弄他的摩托车。
这辆摩托车可不是普通的车,它的价格比一般的汽车还要贵。伽珂玛当然没有钱买这么贵的车,这是他五年前在路边捡到的,当时,它看上去像一堆废铁,没有人愿意多看它第二眼,但是,伽珂玛是一个机械行家,一眼就知道了它的价值。于是就把它带回自己的修理铺,经过一番摆弄,换了一些配件,喷上红色的油漆,这辆摩托车就如同新的一样了。
从此以后,伽珂玛把这辆摩托车视为自己心爱的宠物,每天都要将它拆下来擦拭和维护。
然而,有一件事情让伽珂玛平静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那天,他正在铺子里摆弄自己的摩托车,忽听外面有汽车驶来的声音,这是一辆黑色的加长型阿尔法,漂亮,迷人,不过,更漂亮、更迷人的是从车里走出来的一个女子,她身段匀称,红发披肩。
伽珂玛第一次看到红发女人,何况还是一个大美人,他被她的魅力迷住了!
美女走了过来,说:“我的车出了一点问题。”说这话时,伽珂玛没有听到,因为他的眼睛忙得不可开交,走神了,于是美女不得不又说了一遍,伽珂玛这才应声说道:“呃,好的,好的,你的车出了什么问题?”
“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找你干吗?”
伽珂玛没有吱声,这个女人对他说,她要去找个地方喝一杯咖啡,希望伽珂玛在她喝咖啡的时候能把车给修好。
伽珂玛把这辆车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毛病,于是,他走进了酒吧,找到正在一边喝咖啡一边抽烟的美女,告诉她车子没有毛病。
美女笑着瞟了伽珂玛一眼,说:“我想也是。”
伽珂玛一听就奇怪了,就问她:既然车子没有毛病,找他干什么?
这个时候,美女怪异地笑了,说:“我对你的所有情况都知道……我只是想让你用自己的摩托车带我去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海边。”
“干什么?”
“这不重要,你只要告诉我愿意还是不愿意?”
伽珂玛没有吭声,于是美女在一个火柴盒上写了一个电话号码,交到伽珂玛手里:“这是我的电话号码,如果你决定了,给我打电话。”说完,她站起身,走出了酒吧。
那天晚上,伽珂玛躺在床上,把美女留给他的火柴盒看了又看,火柴盒上的那个电话号码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了几十遍,但他最终还是没有给美女打电话。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伽珂玛听到铺子外面响起了汽车开来的声音,那声音竟然和昨天那辆阿尔法一模一样,他一点也不惊奇。他知道那美女又来了,可走到门口一看,伽珂玛惊奇万分:开车的并不是美女,甚至根本不是一个女的,而是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胖子像主人一样在伽珂玛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问道:“我的太太昨天来过了?”
伽珂玛没有吭声,因为他不知道眼前这人到底为何而来,他该怎样回答才是恰当的。
“她请你做一件事?”
伽珂玛还是没有吭声,胖子有些不耐烦了,粗着喉咙说:“她请你用摩托车带她去某个地方,是吗?”
伽珂玛依然保持沉默,胖子更加不耐烦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钱包,从钱包里抽出一叠钞票,然后把钞票往办公桌上一放。伽珂玛看了一眼钞票,心中猜想这些钱大概会比他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又沉默了一会儿,伽珂玛开口了:“好吧,先生,如果你给我这么多的报酬,我很乐意用我的摩托车将你的太太带到她想去的地方。”
胖子听了大笑,然后摇头说道:“不,不,我亲爱的朋友,你理解错了。我给你钱,是希望你不要理会我太太的任何请求,并保证从今往后不要再见她!”
伽珂玛没有吭声,胖子也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胖子站起了身,瞪了伽珂玛一眼,说:“好好想想吧。”胖子说完,留下钱后走出了铺子。
伽珂玛坐下,把美女留给他的火柴盒从口袋里掏出来,对着火柴盒上的电话号码看了又看;他又把胖子留在桌上的钱堆在一起,看了又看,于是他作出了抉择……
四十年后,还是在这个意大利的小镇上,修车的是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头,每当有人开着漂亮的摩托车经过他的铺子时,他就会对开车的人说起他年轻时的故事:很多年前,他放弃了挣一大笔钱的机会,用他的摩托车带着一个神秘的美女,横穿意大利,来到一个海滨城市。他对这个美女一无所知,但他梦想着会和她演绎一段美妙而浪漫的爱情故事。摩托车开到了一幢豪华的别墅前,在那里,美女下了车,扑进了一个陌生人的怀里,这人是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头发几乎掉光了,嘴里叼着一根雪茄。
讲到这里,修车的老头就会十分感慨地说出一句话来:“你或许会认为自己是生活中的主角,但是在别人的生活中你只不过是一个配角。”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6 16:20:03
择偶标准就是世界观时间:2014-01-15 作者:未详 点击:116次 每个人的经历当中,一定会折射出很多样的社会问题来,每个人都会的。其实择偶标准就是一个生活态度,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当它呈现出某种态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社会问题。
“西装男”坐在椅子上,面对眼前的小型摄像机,他自称年龄30岁,硕士学历,基金管理公司的董事经理,月收入10万以上。面试官在简短地询问过他的报名方式和基本资料以后,纠结起了“房子”和“车子”的问题。
“有房有车是吧?”
“有房,车是公司给配的车。”
“房子大概多大?”
“房子不大啊,70平不到,我就买了个小的,在中海凯旋门。”
“喔,那是高档地段……”
“还好吧,在城里买别墅真的没有意思,所以我准备在南京和扬州之间,再购置两套别墅吧。”
“西装男”应对如流,他侃侃而谈自己的择偶观: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关键是要年龄小。
最后,“西装男”签署了一份保证书,对着摄像机保证自己所说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并愿意将视频发布到官方网站的配套节目中。这是4月17日下午,江苏卫视13楼《非诚勿扰》的面试现场,面试官是节目主编李政。
“西装男”向记者解释,之所以上《非诚勿扰》相亲,原因在于:“毕竟现实里相亲是一对一,而上了节目则可以一对多,同一时间接触的信息量是不一样的。”离开会议室以后,他径直走向了楼下路边的自行车棚,骑着一辆破旧的老式自行车离开了……
高个子的话要代表高个子的痛苦
这是真的吗?选手真是海选产生的吗?他们是托儿吗?这是观众最大的疑问。
“他们又不是专业演员,怎么能演得好呢?他就是这种个性的人,才能表达出这样的东西,刻意是做不到的。”《非诚勿扰》的制片人王刚对这种质疑已经回应了太多次,他一再强调:“我们上场前会对每个嘉宾都说:你千万不要想去做别人,你做不好的。”
截至4月初,《非诚勿扰》官网上的报名人数已经超过6万,加上世纪佳缘、百合网等交友网站和短信平台、幸福热线的报名选手,总报名人数接近10万。有人打电话想参加《非诚勿扰》,编导的回答是:“排队可能会排到2015年。”
“我们选择嘉宾的标准,是他们能代表一类人——性格、外形、学历或者背景能代表一类人。”在王刚看来,“选手代表”的关键是要限制数量,“我们就希望每个人差距越大越好,必须要让每个人都能代表不同的阶层。高个子说出来的话,能代表一大群高个子的痛苦;胖女孩说的话,能代表一大群胖女孩的择偶标准。”
接下来,就是这些“代表”们展示观点碰撞的时候了。王刚觉得,1比24的极度不平衡、亮灯和灭灯的即时表达以及男女反转的交锋,这些规则已经涵盖了所有戏剧冲突。
我们只提供约会前的准备
主持人孟非声称自己不愿意事前和嘉宾、选手们接触。“我不要这种默契,我更愿意呈现出一种真实。如果有人说不出来话,我觉得挺真实的。你觉得一定要呈现出来天衣无缝、对答如流,那是话剧。”
现场的另一位灵魂人物是乐嘉,他也不愿意跟嘉宾、选手们提前见面,“我担心见面熟了之后,在台上会下不了手”。如果孟非是冷却剂,那乐嘉似乎就是催化剂。
《非诚勿扰》现在已经不缺话题了,“富二代”刘云超、“宝马女”马诺、“奶嘴男”沈勇、“中性女”谢佳、“博士女”许贺、“精品男”封峰……每一个都是最热的话题红人,《非诚勿扰》也因此有着极强的娱乐性。
从形式上讲,王刚觉得《非诚勿扰》更像真人秀。“有人描述我们的节目,说更像是约会的准备。我们其实只提供了第一次见面到第一次约会之前的那一段。”而从内容上讲,王刚认为是社会话题的集成。“婚恋这个切口几乎可以涵盖我们社会上所有的热点话题,子女问题、教育问题、男女情感背叛问题、金钱观、价值观,几乎所有的都是可以触及的。它的价值比提供一个谈恋爱的场所要大得多。”
80后的规律找不出来
孟非承认自己对这些嘉宾的用词经常感到疑惑:“她们有时候说的一些词儿,我听不懂,有的听过,我也不懂什么意思。”
“这就是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主持人跟他们之间年龄、性格方面的反差,会形成一些话题。”孟非听说,很多年纪大的观众也在关注这档节目;“为什么?因为他们想通过这档节目中呈现的东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些80后的孩子在家里面不太愿意沟通的,而在这个舞台上,他们最愿意表达自己。”
而这些舞台上表达出来的观点,时常又有观众表示不可理解。“你以为这些人上台真是来找配偶的吗?”乐嘉怕人误解他这句话,又解释道,“参加这个节目的人都偏年轻,80后、90后对这种一上来就定终身的事,基本上没有这根弦。在节目中,只有一个英国人问了一句:‘如果我把这个女孩选走了,是不是我就一定要跟她结婚?’其他选手都是觉得:体验一下,交个朋友,能谈就谈,谈不成就算了。”
尽管自己的产品受众主要是80后,王刚还是搞不懂80后。他曾特意去找80后聊天,想了解他们,但最后还是失败了:“我曾经试图找过规律,但我后来发现,其实找不出来。他们每个人都不一样,他们每个人脑子里想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的人觉得5000块钱就很多了,够了,有的人觉得5000块太少了,简直不能生活。有的人觉得男孩子千万不要帅的,有的人就喜欢帅哥。”唯一可以让王刚下断言的是:“她们不怕表达与别人不同的观点。”做节目之初,节目组就担心中国人的表现力不行,“但事实证明,80后这一代人的表现力你完全不用担心。”
孟非也不敢说这个节目让自己了解80后,“我个人的圈子里接触这个年龄段的人,不是太多。办公室里好多同事都是80后的,但那毕竟是同事,都是工作关系,不太涉及到这样的话题。这对我来说仅仅就是一个工作而已,只是看到一定程度的展现吧。”这个节目让孟非最大的收获就是“挺好玩的”,“起码我不用天天在新闻里面,一个人对着黑洞洞的镜头说话。有那么多人,挺热闹的。”
而80后的马伊咪——在《非诚勿扰》台上待得最久的选手,对自己的走红则一点都没有不适应:“也就是现在,你们每天好多人采访。一点都不烦,挺有意思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7 09:28:09
大家周末早上好,今天1月17日星期六,农历十一月二十七,三九第九天,祝大家周末愉快,请关注周末的天气变化,白天晴,西北风微风,最高气温零下8度,今日夜间多云,2-3级西北风,最低气温零下21度,现在气温零下18度,气温起伏不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连日干燥注意多补充水分,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 空气质量轻度污染,尽量避免高强度户外活动,外出时注意加以防护。
同样的境遇,有的人仿佛置身天堂,有的人感觉如处地狱。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没有绝对的美丑,鲜花与芒刺,就看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心中充满感恩,温暖时时相伴,念念宽恕别人,和气自然相随。做一个开心的人,开心到别人见到你也会觉得开心。永远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持续做对的事。时刻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8 07:45:39
大家周末早上好,今天1月18日星期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四九第一天,祝大家周末愉快,请关注周末的天气变化,白天多云,3-4级偏北风,最高气温零下7度,今日夜间多云,2-3级偏北风,最低气温零下21度,温度小幅下降,气温起伏不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连日干燥注意多补充水分,同时要保持心情愉悦。空气质量良好,可以走出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人生,本来就是一条时间铺就的路,多了昨天却少了明天,逝去的时光不可能再重来。成也好,败也罢,不管我们情不情愿,都要向前,向前,再向前。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吧,生活着就是幸运和快乐……愿我的心意和清晨的阳光一起,把快乐带到朋友们的心底,让我们一起,伴随清风吹起,把一天的快乐举起。朋友们,早安!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9 08:11:18
金陵图——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1、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2、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
译文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
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
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
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9 08:23:44
大家早上好,新周开启快乐起航,今天1月19日星期一,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四九第二天,请关注新周的天气变化,白天晴,3-4级偏西风,最高气温零下11度,今日夜间晴,2-3级偏北风,最低气温零下21度,气温起伏不定要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注意多补充水分,空气质量轻度污染,尽量避免高强度户外活动,外出时注意加以防护。
越是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做一个平和宁静的人,离尘嚣远一点,离自然近一点。淡静若水,静默如花,浅浅绽放,独自妖娆!生命若沧海一栗,每个人都细若微尘,守住内心小小的世界,装满爱和美好,善于理解,善于原谅!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争、不谄、不艳、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