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我像许许多多山区的孩子一样,出生在山西省沁水县十里乡明家村的一个小山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长大的。因为在我们的家乡东峪一带曾发生过武士敏将军战死马头山上的英雄故事,因此,有关革命党人的抗战故事自小就常常听老人们讲起,占据着我幼小的心灵。
小时候,过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为了让我们能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去适应新中国的发展,决定既使自己受再大的苦,也要让我们好好读书。为此,略读过一些书的父亲常常教育我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尽管这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教育激励考生的话,但凭着一股信仰,我一步一步顺着家乡的那条小路,走出了大山,于1991年考上了大同煤炭工业学校,1995年毕业后分配到了原晋城矿务局,成为现在晋能投控煤业集团宏圣公司的一名员工。在此期间,我曾顶着炎炎烈日干过工地的材料员,也曾保持着一颗童心在托儿所当过“孩子王”。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文字结缘,从此,一支笔、一台电脑便成为我耕耘人生的主要工具。
2002年11月26日,对于我工作的单位来说是一次重大变革。那时,原工程处、水泥厂、劳动服务总公司重组为宏圣公司,而我被整合到了宏圣公司下属的后勤服务分公司工作。刚刚整合完成的新单位,干部员工都在打破常规地工作着。于是,放弃节假日、放弃双休日、随叫随到等成为当时的工作常态。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还未到而立之年的我正是精力旺盛、拼搏干事的年龄,因此,也主动放弃了休息,把孩子放在婆婆家,全心全意投入到了企业轰轰烈烈的发展之中。
在付出与回报之间,2003年的一天,党支部书记对我说:“你写一份入党申请书吧。”入党?这对于我来说虽然感到很遥远,但也是梦寐以求的事。于是,怀着一颗异常激动的心,我认认真真地向党组织递交了人生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着我的学习和工作状况。
时间在日复一日地向前推进着,我手中的笔却始终未停止过写作,从通讯报道,到起草各类文件,再到职代会报告的撰写等等。
改变始于2007年初。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三月份的一天,也就是后勤服务分公司刚开完职代会的第二天,党支部书记通知我参加当年的预备党员培训。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因为在那时想入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疑,这一切对于我来说似乎是太幸运了,我成了一名党组织重点培养的合格对象。
但是,在这看似幸运的背后却绝非偶然,而是我一直以来默默无闻付出的必然。在后来的一次闲聊时我才得知,党组织之所以那么坚定地把有限的入党指标给了我,是因为那一年的职代会报告写得太精彩了,以至于开会期间,主席台上邀请的上级领导就在悄悄地问:“今年的职代会报告谁写的?写得有气势!”我终于靠着一支笔,实现了自己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奋斗目标,也让我觉得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岗位,只要努力,尽力而为,就会被人看见,哪怕自己只是一只小小的莹火虫,也要让自己微弱的光在漆黑的夜里发出点点星光。
一年的预备期在忙忙碌碌中很快结束。2008年6月4日,也就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那一年,在一间只有20平方米大小的会议室里,党支部书记宣读了关于我预备党员转正的决定,在全体党组成员齐刷刷举起的拳头下,我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这一年,我与祖国同庆。
不过,更让我终身难忘的是预备党员转正前夕组织部长和我的那次谈话。那一天,时任组织部长的庞克敏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知道入党的目的是什么吗?入党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入党更是人生的信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尽管当时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才发现,这次谈话对于匡正我的人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以至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挫折困难,我都始终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自2009年开始,我所在的单位宏圣公司要求由后勤服务分公司牵头组织,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大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怎么搞?谁来搞?成为大家一筹莫展的难题。那时,我作为主要执笔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后来,我们通过现场走访调研、参观其他同行业的做法、试运行、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等,一套从无到有,再到日渐成熟的“大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案”终于出炉了。其间,我们随行的一组成员经常奔波在通往各个边远项目部的路上,从冬到夏,从早到晚,既看遍了沿途每个季节的花开灿烂,也经历了车辆在风雨中穿梭的慷慨激昂,更体会到了一线职工的不易。让我觉得,他们都是党领导下默默无闻为建设祖国最可爱的人。
时光在花开花落、深深浅浅之间,我正式加入党组织已经有14个年头了。当我重新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它如同一束光,指引着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跟随着时代的巨轮破浪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