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排行幸运大转盘每日签到社区服务会员列表最新帖子精华区博客帮助
主题 : 【写作课--761】做好律诗的“承”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678
财富: 1290865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10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631(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8
楼主 发表于: 2022-06-28  
0

【写作课--761】做好律诗的“承”

原创 汪培勇 u eV,p?Wo  

V?o%0V  
一、律诗“承”的作用: ?4MZT5 .  
+"Mlj$O  
好的起句,是作者反复推敲、精心创作的,它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而诗向何处发展,承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ko0XQBl  
_XUDPC(*qz  
承句,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对于起句的物象而言,要更深入,更突出,更引人入胜,更能把作品引向一个小高潮,这就叫承句的扩展和扩张。承句扩展和扩张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句入情做准备。所以,承句还有引领转句的功能。所以,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要紧接起句之立意,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在律诗中,承句一般应该对仗。常见的承句景语居多。 /7p1y v  
UaV8 !Z>  
二、“承”的几种方式: ETtoY<`#  
&Vmx<w  
(一)从写作内容分景承、意承、点题承 2N}h<Yd 9  
+pJ~<ug]  
1、景承: q OX=M  
qq[Enf|/y  
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侧重于整体。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典型的就是杜甫的《登高》。我们看下面一首诗: Ai.^~#%X  
Bz*6M  
《次北固山下》 TWT h!  
P_%kYcX'  
王湾 rZ^VKO`~I1  
5{O9<~,  
%Y<3v \`_  
"BD$-]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f&L8<AS Fo  
^?o>(K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景承 53)*i\9&  
Lo^gg#o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EjrjdvL+  
]:F?k#c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roM1&[  
u^]Z{K_B  
!:9s>0';N  
Q[UYNQ0w  
这首诗写诗人作客江南,于岁末春初之季正舟旅兼程返还故乡。 X(fT[A_2C  
_"'0^F$I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描写的是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一路上看到好山好水景色 。“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宽阔了。“风正一帆悬”。风正,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平顺地“悬”着。“悬”反映了风顺而和,行船平稳。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把孤舟扬帆,缓行江上的情景描写的非常出色,情景恢弘阔大。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遣词传神,构图精美,意境开阔。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才有这“风正一帆悬”,所以这一句用了因果的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舟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这个就是景承。 f l*O)r  
H"J>wIuGX  
2、意承 Ur2) ];WZ  
73>Hzpv0  
就是承接开头抒情达意 1n )&%r  
!DNk!]|  
《夜泊牛渚怀古》 LXx`Vk>ky  
SH#!Y  
李白 ]8ob`F`m,  
P~7p~ke  
[gxH,=Pb  
N"&qy3F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pm k;5 d  
37nGFH`K2m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意承,空,副词的作用不可小觑 G=qT{c 8Q  
OysO55i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g8Q.*"l[  
f`"@7-N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p-,(P+Np  
8$y5) ~Q  
7Hzv-s  
7=[/J*-m  
次句紧承起句写诗人在牛渚“登舟望月”,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时就容易幽思了,后分句就自然过渡到了“怀古”。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与当年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诗的场景是如此的吻合,就使诗人很自然就忆起了谢将军,因此,虽然“望”、“忆”之间有很大跳跃,但我们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 R?H[{A X  
=>,X)+O  
那么为我们再看一个忆前边他用了一个空字,这个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诗人为什么要用这个空字?因为诗人想起了当年的谢将军,自然也会联想到自己,尽管自己也象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象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 所以“空忆”的“空”字,暗逗下文,为下文的抒情打好了基础,做好铺垫。 5Int,SX  
t6a$ZN;  
又如 && E)  
,1|0]:  
《杜少府之任蜀川》 8/`ij?gn  
<) ltvo(  
王勃 {BS`v5*  
~k780  
%P`w"H,v3#  
 Jyo(Etp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njg\y  
M"|({+9eG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承,流水对 nZ8f}R!f:  
ZIikDi h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a?O6m  
+o^sm'$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MS,Ua{  
9,G94.da  
?_+8K`B  
_&|<(m&."  
这也是一首送别诗。但与以往送别诗最大的区别,是一扫弥漫在别离时的凄婉悲切的气氛,代之以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基调明朗,情绪饱满。 %r >Y)@$Vt  
X8212[7  
我们看颌联,诗人用了流水对,一变首联的严整宏壮为似水柔情。以前唐人一向视任职边远地区为畏途,杜少府之任蜀州,很可能有苦衷,心情是悒郁的。然而诗人既没有“掩泪”,又没有把盏,而是超脱又冷静地说劝说朋友不必悲伤,自己的心永远与朋友同在。 ]d -U  
G "`t$=0  
3、点题 }D7} %P]  
-VO* P  
  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4]mAV\1  
}N%uQP#I  
《雨雪曲》 j]bNOC2.L  
;Br #e1~  
卢照邻 .l}oxWWoS  
"E}38  
|]'0z0>  
C}8 3t~Q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k~HS_b*]d  
gtlyQ _V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点题承 ?)L X4GY  
]q CCCI`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F4h:  
wH N5H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RI#o9d"x}  
t 'im\_$F  
d+Au`'{>  
c&;Xjy  
二联紧扣诗题,写雨雪之大,“暗”字极状雪之大,形容雪像胡地的风沙一样茫茫一片;“明”,极状冰之坚,形容冰像月亮一样明亮,描绘了一幅满地冰雪,天寒地冻的深秋边塞景象,点出了题目。而胡沙和汉月不仅用来形容雪、冰,也是强烈对比,点出所咏对象,即诗中的战场及守关将士。 BNpc-O~  
:Wl`8p4]  
\+Pk"M  
n>aH7  
《从军行》 68, (+vkB  
v JPX`T|  
骆宾王 /XZ\Yy=  
? fmW'vs  
L+J)  
cOo@UU P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kcyT#'=j  
X;%*+xQ^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_rjB.  
X>kW)c4{b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d gRTV<vM  
o=ULo &9  
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I!;vy/r  
YqNI:znm-  
SvN2}]Kh  
gq[`g=x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这是正面描写战斗场景,“野日”,平野上的太阳。在阳光照耀下,战场上刀光剑影,让人眼花缭乱。“分”,纷也。到了夜晚,在星星的清光下,战斗依然在激烈进行。天上的星光映照着剑光,一个“合”字,写出了星光与剑光的胶合状态,也即写出了战斗的时间之长“剑文”,剑上的纹饰。星光“合”着“剑文”,说明剑一直在挥杀。此联从日战写到夜战,但却处处见物不见人。人们只看到戈影剑光,却听不到战士的呐喊,但战斗的激烈已经清晰如在目前。 _yP02a^2  
sTChbks  
\>nY%*  
yi@mf$A|  
(二)从写作方法上,分为顺承、递进承、并列承、问答承、逆承 Kb,#Ot  
G0&'B6I>  
1、顺承 6*tbil_G+  
&=`6- J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颔联(或颔联颈联)的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z)0%gd|  
2X!!RS>qg  
《钱塘湖春行》 I^itlQ  
BOf)27)  
白居易 UV j1nom   
F`U YgN  
#xTu {  
TSHH=`cx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Z&Ao;=Gp1  
A!.* eIV|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F|&=\Q  
(X(c.Jj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顺承 <Z^qBM  
ztHEXM.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wvVv  
:Yy8Ie#  
颔联顺承起句的地点,写莺、燕,看到眼前“莺”争着飞向树上;顺便接下来就问谁家的“燕”在衔泥筑巢?这些都是诗人游程中的地方“孤山寺北,贾亭西”之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接下来就是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里形成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043G[H'.  
JTI 'W  
这两句先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颈联又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的方法: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常见的春色的景物,独具匠心。这样的思路前后是连贯的,脉络是清晰的。 Dh~Z 8!*  
tj;<EaM  
2、递进式承接 ' &j]~m  
5_~QS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rtY4 B~_  
bdz&"\$X  
《从军行》 ~u+|NtF  
#uHl  
王维 |cd=7[B  
ug.'OR  
os~}5QJ  
%x zgTZ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kFo&!  
7<p? E7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Fl;!'1  
> g=u Y{Rf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9a;8^?Ld%S  
&nX,)"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as\Tp#d  
t ?404  
承联的递进承接,是说前后两个分句的关系。上面这首诗,后分句“争渡金河水”在前分句的“笳悲马嘶乱”基础上由浅到深,这个承句就是递进承接式。 Xsit4Ma  
4[^lE?+  
3、并列承接 >W7IWhm3  
J0a#QvX!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中心。 "Ir.1FN  
Mh;rhQ  
《早朝》 g1zX^^nd,V  
"}'Sk(  
王维 [*|QA 9  
H]JVv8  
#Y'svn1H  
ps=+wg?]  
皎洁明星高,苍茫远天曙。 6h_OxO&!U  
\QKr2|  
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 $,L,VYN  
JU\wvP5j  
始闻高阁声,莫辨更衣处。 jXALN  
dgsD~.((A  
银烛已成行,金门俨驺驭。 n`af2I2  
gdVajOAu  
GtNGrJU  
cgvD>VUw  
这首诗颌联是并列承接,“槐雾暗不开,城鸦鸣稍去”两句没有直接的联系,同在一个画面,但是没有依属关系,从不同方面突出“早”。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条理清楚,内容具体,结构完整。 6q]`??g.  
KIfR4,=Q|  
《商山早行》 [H8QxJk  
n]+v Eu|  
温庭筠 p-1 \4  
#w:6<$  
[d~ 25  
Y%iimbBY|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J4;F k  
#m<<]L(o8W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9ybH;T  
0;pOQF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d[Lr`=L;  
GY;q0oQ,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2r~&+0sBP  
t4E=  
en6oFPG   
 L4,Ke  
三四两句,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均写的是月夜下茅店的场景,是并列的,只是作者采用了不同的意象来表现而已。 /n|`a1!  
F9&ae*>,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月已偏西,黎明即至,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人迹板桥霜”写已在行程了。这一联,把早晨旅客早行的心理和行动,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旅客的感情,都蕴含在诗里。 ={a_?l%  
'5n67Hl 1  
4、问答承 (xhwl=MX)  
:5M7*s)e16  
就是采用设问的句式。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另一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dfoFs&CSKh  
`!$I6KxT  
《贫女》 (`&`vf  
z}[qk:  
秦韬玉  U|HF;L  
/2\%X`]<  
(~<9\ZJs  
6Wabw: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4z##4^9g  
/kY|PY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P!  
5V{zdS=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0u'qu2mV  
+Eh^j3W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Nn ?:5"  
@Ja8~5:  
VY9|8g/  
Aj;F$(su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与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相承,起的第一句以“未识绮罗香”衬“贫”字。第二句以“伤”字点题立意,贫女自伤,以“伤”贯通全篇线脉。 G`HL^/Z*  
IO\ >U(:vx  
颔联上句是自矜身分,下句是鄙弃时俗,紧接起描述伤感,揭露和批判鄙薄的流俗。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流水对。 tsA+B&R_]  
VYZkHjj)2i  
5、逆承 #+- /0{HT  
Aey*n=V4#F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Evn=3Tw  
CK+GD "Z$  
《葛西驿》 ! awfxH0  
AGN5=K*D  
王安石 d:"]*EZ [  
$`emP Hel  
}(r%'(.6  
DP D%8a)?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07_ym\N  
]OZk+DU: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E/{gO  
TFWx(}1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d,G:+  
vNhi5EU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UIux  
KnC;j-j  
这首诗颔联“归梦不知山水长”承接首联第二句,颈联承接首联第一句,“缺月昏昏漏未央”,打破了颔联在颈联前应承接首联第一句、颈联在后应承接第二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故称此种方式为逆承。 ho7L@NR  
{i7Wp$ug  
L.uX  
ByrK|lVM0  
无论律诗或绝句,承在诗中是四大台柱之一,作为一个要素存在,其地位决不可低估。 ORV~F0d<  
SJtQK-%wK>  
在诗中,如果将起承转合划分为两个小组,承理所当然地应归到诗的前半部分,和起联手,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为转合提供一个坚固稳定的平台,好让转合在起承的基础上演绎出撼人心魄的诗情。 Qv%"iSe~J  
to1{7q  
三、写好颔联注意的事项 >_Dq)n;%  
{1Z`'.FU  
1、 它是承接首联的句子,一般是两个对仗的句子。 YFVNkB O%  
^0/FZ)V8  
2、要紧承首联,稳健承接,紧接起的立意,要气脉相通,意境相连。自然地按照起的意境来继续深入地描写。 !c+Nf2I7S  
Z. ))=w6G  
3、“承”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依据起的构思布局,充分考虑景和情等要素的内在联系,做到气不中断,意不偏离。 VV*Z5U@b  
}jQxwi)  
4、在描写时,和起的描写有所变化,简单说,起侧重于总,承需要在分上或细节上下功夫。 "i\rhX  
1N_Gk&  
5、诗在一联两句之间衔接问题,不能只顾了描写而忘记了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或抒发的感情。 R7o3X,-iwn  
* ?a-m\  
6、承要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哪一句该承接哪一句或哪几个字,都有严格的章法,须一丝不苟。 XA~Cc<v  
.X;zEyd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写景抒情,是缓是急,根据具体的诗作,尤其是本首诗的 “起”而定。 mZ^z%+Ca|  
\G?GX  
8、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TH3oLd"  
*Op;].>E  
起和承是相同意境或话题下的两个步骤或环节。不能割裂开来。承是起的佐辅,承的任务就是对起的意境或话题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并以之突出起的意境或话题,使得起的意境或话题更有力度。因此,承,绝不能脱离起的话题而另起一个话题。两者同时为颈联做铺垫。 fAu^eS%>7  
^ 2"r't  
?v-( :OF  
RnN]m!"5  
(本讲义参考了网上的很多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dongzi离线
诗化的语言,使你看出来:我依旧是少年。
级别: 管理员

UID: 2170
精华: 49
发帖: 136678
财富: 1290865 鼎币
威望: 77 点
贡献值: 210 点
会员币: 3 个
好评度: 217 点
在线时间: 8631(时)
注册时间: 2008-02-02
最后登录: 2024-04-28
沙发 发表于: 2022-06-28  
承句,作用就是承上启下。对于起句的物象而言,要更深入,更突出,更引人入胜,更能把作品引向一个小高潮,这就叫承句的扩展和扩张。
知足常乐 识人随缘 与人为善 学而乐思
描述
快速回复

谢谢,别忘了来看看都是谁回帖哦?
验证问题:
正确答案:13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