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教我走上写作之路
◎杨晓琴
4月25日,五一假期前夕,甘肃徽县消防大队人员来我所在的甘肃宝徽集团公司物业部,检查小区消防安全工作。检查完毕后,我按照领导要求,加班赶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新闻稿,交给领导审阅。领导看完签字后,又让我把稿子拿到四楼党群办公室找我师傅再把把关。师傅认真看完我的稿子后,脸上微笑着,赞扬的同时又鼓励我说:“你已经是咱们公司多年的资深通讯员了,写稿子应该有自信啊!”说完把稿子放在桌子上,说:“假期安全很重要,这期报纸上给你发头版……”
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写作文。但由于年少无知,虽然经常撰写文学稿件,在写作方面耗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但由于写出的东西稚嫩青涩,始终没有写出一篇能拿得出手的佳作。投出的稿件不是石沉大海,就是仅得到附有编辑只言片语的退稿。我一度灰心失望,再也不敢轻易投稿。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在几乎要作别写作梦时,我遇到了我的师傅——我们甘肃宝徽集团公司企业内刊《宝徽动态》的主编陈革宁老师。
2002年,陈老师从甘肃洛坝矿区一线生产单位调到城区集团公司党群办公室,担任公司内刊主编。作为基层矿山选矿厂的一名通讯员,有一次,我搭乘矿区通勤车去县城滨河路的编辑部投送稿件,和陈老师认识了。
记得那时,陈老师接过我的稿子浏览一遍,问了我的姓名后,说:“你之前托人送来的几篇稿子我都看过了,问题不少啊,你还要多下功夫,多读书,特别是要多写多练笔。”他给我提了几点建议,也推荐了几本书让我认真读一下。几天后,我正在车间上班,收到同事带来的一个信封,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原以为是稿件被退回来了,结果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陈老师帮我修改的散文稿《嫂子》。他不仅在内容上为我的稿子密密麻麻地做了仔细的修改,还在段落和标点符号上也做了标记,稿件后面还写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并鼓励我坚持写作。有了陈老师的鼓励,我的写稿热情像火焰一样,再一次被燃烧起来。
我平常主要写诗歌、散文类的文学作品,很少写人物通讯之类的新闻稿件。有一次,公司领导为了宣传几个劳模,下达“死命令”,要求我们每位通讯员必须写一篇人物通讯,而且限定了交稿时间。我对此很是焦虑,无奈之下,只得去编辑部找师傅寻求“良方”。 陈老师知道缘由后,很轻松地说:“这有啥难的,我给你找几篇例文参考一下吧。”
第二天,他特地托人捎给我一本《中流砥柱》,里面有他撰写的人物通讯《风风火火闯大业》。因为这本书和他的作品,让我明白了人物通讯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依葫芦画瓢,完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人物通讯稿,经他仔细修改后,很快就在杂志上发表了。
公司领导见到发表的文章后,在会上表扬我,给予我很大的激励,使我在写作上更加信心倍增。
在我多年从事写作的历程中,师傅帮我修改了不计其数的文章。由于在矿区生产单位工作,我不怎么会使用电脑,给投稿带来诸多不便。我的稿子写出来,修改好后,要是有适合的刊物,他总会帮我提供网址,或者替我投稿。
2015年6 月,我调到城区集团公司物业部工作,在师傅一如既往的关怀指导下,我的写作功底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企业内刊和省、市、县报刊上不断发表文学、新闻稿件,每年还参加我们公司组织的通讯员培训会和采风活动,逐渐走上写作之路,先后在《甘肃日报》《陇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200多篇作品。在师傅推荐下,前不久,我还加入了甘肃省作家协会,成了一名真正的“作家”。
2023年秋天,我把自己多年来创作发表的稿件归纳整理了一下,取名为《荷露轻响》,计划联系一家出版社正式印刷成书。书稿收集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弄成了一团乱麻。师傅知道后,对我的书稿通盘进行浏览,逐字校对,一篇篇按内容归类。整理清楚后,还为我的书稿写了2000多字的序言。
他在序言中写道:遍览杨晓琴的作品,要论质排队的话,我以为诗歌要好于散文,散文要好于小说,短稿子要强于长文章。《荷露轻响》这本文集的出版,是杨晓琴对自己多年写作的一次汇总和检阅。她在写作上仍有潜力可挖,通过多读书,多思考,一定会取得新的成绩。
师傅的这些话,既是对我以往写作的点评,也是对我以后的鞭策!就在几天前,我的书稿已经顺利通过审查,和四川一家出版公司签约,不久后,我的第一本作品集就会正式出版发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胜利的法宝。”师傅对我多年的教诲使我受益终身,他不但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还是我为人处事的一面镜子,教我如何做人。虽然我至今还没有写出优秀的作品回报师傅,但我坚信自己今后会在写作的道路上执着地一路前行。
图1:作者杨晓琴
图2:作者杨晓琴
图3:师傅陈革宁培训宝徽集团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