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茂名石化 杜海芳 EG 1SIEo
:s$9#}hw,
“林召棠是吴阳霞街人,在清朝道光三年考取状元,是我们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是广东仅有的九名状元之一。”汽车在吴川市吴阳镇的墟上穿行时,父亲的话开始多起来,看得出他心情兴奋。 klx4Mvq+/@
De^is^{
“爷爷,什么是状元?”读小学一年级的侄子问。 #~#_)\l'F
nxH$$}9
“以前全国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父亲答。 r^
"mPgY
!
4s$93
“我数学考了第一名呀!那我是不是状元?”侄子好奇地问,他还不太明白全国第一的含义。 \XpPb{:>
D&oC1
“对,你是你们班的数学小状元。”我接过话,刚才还有点晕车的小侄子马上精神起来。 .<j8>1
I5bi^!i
记得我也是和侄子差不多年龄时知道林召棠的,那是二年级的寒假,和村里的志雄爷爷一起在田野放牛。冬天的田野庄稼全部收割完,牛群自由自在地在田垄上吃草,调皮的男孩子忙着打田鼠、煨番薯,我和几个喜静的孩子围着志雄爷爷,听他讲故事,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从薜仁贵征东到薛丁山征西,从伦文叙到林召棠。志雄爷爷没读过什么书,这些故事都是他听收音机、看粤剧和木偶戏积累下来的。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脑,缺少课外书的年代,志雄爷爷的故事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pw$I~3OFd
'l;?P
“召伯甘棠长留遗爱,公门桃李蔚起英才。”汽车穿过“高贤里”牌楼,在状元坊前停下,父亲诵读着状元坊中门两侧的楹联。状元坊是霞街村人为了纪念林召棠殿试被钦点状元,于民国8年(1919年)所建,牌坊高9米,雄伟壮观,有三连拱门,飞檐拱顶,琉璃绿瓦。中间拱门门楣上“状元”二字为林召棠亲笔所书,雄厚苍劲,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见父亲开心,我趁机邀他在状元坊前合影,果然,不爱照相的他也乐意接受了。 |YlUt~H>
{2q
往状元坊里面走,两边是临时搭建的长廊,张贴着年头的迎春书画展,父亲边走边看,不时赞叹。父亲不是文人墨客,但很爱看书学习,十分尊崇有学问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背着奶奶晒的番薯丝,走二十里多路到城里读高中,那时候虽然吃不饱,但父亲学习非常努力。后来上山下乡开始,父亲回到村里务农,再后来成为一名海员,但爱学习的习惯他一直保持着。退休回家,父亲迷上了中医,没事就到图书馆看书,还买了不少有关医药圣方的书籍在家研读。他有几个高中同学是霞街人,所以虽未到过状元故里,但对林召棠也十分了解。因此,此次说到状元故里,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不像以前总推说家里有事要忙。 F.\]Hqq
`b]
NB^/
走过书画长廊便是林召棠纪念馆,纪念馆为三进三间,每进的正檐都有一幅匾。首进的题匾为“海山别院”,中堂的题匾是“守一养和”,后厅的题匾是“心亭亭居”。在后厅,父亲在被誉为“天下第一策”的林召棠殿试文章前驻足良久,这是1823年林召棠在殿试上答道光皇帝的策问(试题)的对策(答卷),先破题,概括地回应皇帝提出的四个问题:如何培育人才?如何兴节俭之风?如何广纳群言?如何搞好水利?然后逐个议论,内容涉及广,引经据典,功底深厚。 oF*Y$OEu?c
D'2O#Rj4q
“林召棠虽然在仕途上成绩不显赫,官职最大才做到陕甘乡试主考,但他在肇庆府端溪书院任教15年,桃李满园。他淡泊明志,教书育人,好为善事。”父亲拉着侄子边看边说。“他在村中首创‘义仓’,救济贫民,为县倡议举办‘宾兴’(奖学基金会),在吴阳一带的影响极大,这里民风纯朴,文教成绩喜人。” Vl'=92t
tRXM8't
父亲近年参加了几次同学聚会,其中有一次是组织到吴阳镇的蛤岭村参观。蛤岭村是新农村示范基地,有全国第一个自然村生态园,有景色迷人的十里荷塘。以前村里非常贫穷落后,改革开放后,村中的青年外出务工,从建筑工人起步,向承建建筑施工、开发房地产等方向发展,率先进入了富裕阶层。他们富而思变,捐资出力,修路办学,规划发展家乡,使小渔村变成了示范村。那次父亲参观回来后,感触很多。他说:“吴川各地都有先富起来的人,但能有这种眼光、境界回报家乡,发展家乡的,也就是吴阳一带做得最好了,不愧是状元之乡。” >PYe"
v:vA=R2
从林召棠故居出来,父亲见到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村民,他主动上前打招呼,聊了起来,村民说的是吴阳话,虽然和父亲的家乡话不同,但一点也不影响聊天的热情。 :}GxJT4
W&*{j;e9%I
可以看出,这一趟状元故里行,父亲心情大好,而我们收获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