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初夕饺子 |O]oX[~ 孙守仁 :i6k6= 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连《白毛女》的佃农杨白老,过年都要称上二斤面,回家给喜儿包饺子。初夕夜包饺子,约定俗成。说来见笑了,打我记事起到我初中毕业,未吃过白面包的饺子。有人问,那你们吃什么面的,我说是高粱米面的。那时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紧巴,地里种的高粱和苞米,想吃白面的,要去镇上买,再就用苞米或高粱米换。母亲年年要换上二三斤白面,专门给我爷爷吃的。 a/wkc*}}/ 初夕夜,僻静的农村,家家吃完团圆饭,母亲开始和面、剁馅包饺子。我依稀记得,馅是酸菜的,里面放有少许的猪肉。母亲先包白面的,之后包高粱米面。尽管高粱米面是淡红色,但包出的饺子挺诱人的。我们放完爆竹,再推开家门,母亲起锅了,腾腾冒着热气,三弟指着白面饺子说:妈妈,我要,妈妈,我要。母亲瞪起眼珠子,说了一句:白面的是给你爷爷吃的。三弟不吱声,他看着白面饺子,很不情愿地走了。母亲给我夹了几个高粱米面的饺子,我品尝着,觉得很好吃,我一连吃了三四个。那时不像现在,人们生活提高了,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吃饺子,其乐融融。在那个年代,家里能吃上白面饺子算是奢望。我对母亲说:妈,不能多换几斤白面,全家吃上一顿白面饺子。母亲说:傻孩子,那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我无语了。 pQY.MZSA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吃上的白面饺子,但我知道,白面的与高粱米面的区别,只不过是颜色不同罢了。再后来,家里的生活日渐好转,在外埠工作的我,回家过年,母亲要给我们包白面的饺子。然而,在面案上却放着两个瓦盆,一个是白面的,一个是高粱米面的。饺子蒸好了,全家人围着桌子,蘸着佐料,品尝着饺子的滋味,夸母亲厨艺高。这时,大妹子叫我母亲上桌,她说不忙,还有一锅呢。当母亲揭锅时,发现是一屉高粱米面饺子。溢出一股香味。母亲夹上两个饺子,咀嚼着,糙脸呈现一种满足感。我问她:妈妈你咋吃“小灶”?她知道我话里有话。从盘子里给我夹上两个,叫我品尝,是白面饺子好吃,还是高粱米面好吃。不知为何,我的眼泪下来了。弟弟妹妹们瞅着母亲无语。这时,母亲将盘子里的高粱米面饺子分给弟弟妹妹们吃。我看着母亲,心里倒海翻江,我们这一大家子,由于母亲精打细算,能活到现在,真得感谢父母。在我心中,初夕吃什么面的饺子并不重要,关键是怎样渡过苦难的岁月。 r.:H` 古人云: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滋味肚中藏。有缘伴君三杯酒,相逢一笑齿留香。这是对饺子的赞美。每年初夕夜,我家都包饺子,老伴仍像母亲那样,有白面的,也有荞面的,虽颜色各不相同,但我能品出个中滋味。因为我明白,苦中有乐,乐中有苦。高粱米面(荞面)蒸饺,上等佳肴,叫我终生难忘。 pMX#!wb [作者简介] 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守尹),辽宁凌海人,高级政工师,辽宁作协会员,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 号,邮编:122000,宅电:0421—2837937 手机:15642181300
Bu$GC SrX R]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