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0:40
李花村时间:2014-06-25 作者:未详 点击:174次 当时只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桃源行》
孩子送来的时候,看上去还不太严重,可是当时我就感到有些不妙。根据我在竹东荣民医院服务30多年的经验,这孩子可能得了川崎病,这种病只有小孩子会得,相当危险。
我告诉孩子父母,孩子必须住院,他们有点困惑,因为小孩子看上去精神还蛮好的,甚至不时做出胡闹的举动,可是他们很配合,一切听从我的安排。
我请护理人员做了必要的检查,并将其他几位对川崎病有经验的医生都找来。我们看了实验室送来的报告,发现孩子果真得了川崎病,而且已经到了高度危险的阶段,可能活不过今晚了。
到了晚上10点钟,距离孩子入院已有5个小时,孩子的情况急转直下,到了10点半,孩子竟然昏迷不醒了,我只好将实情告诉了孩子的父母。他们第一次听说川崎病,当我婉转地告诉他们孩子可能过不了今晚以后,孩子的妈妈立刻昏了过去,孩子的爸爸丢开了孩子,慌张地去扶妻子,全家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也难怪,这个小孩子好可爱,一副聪明相,只有6岁,是这对夫妇唯一的孩子。
孩子的祖父也来了。祖父已经70多岁,身体健朗,他是全家最镇静的一位,不时安慰儿子和媳妇。他告诉我孩子和他算是相依为命,因为孩子的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孩子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很长。
孩子的祖父一再地说:“我已经75岁了,我可以走了,偏偏身体好好的,孩子这么小,为什么不能多活几年?”
我是一位医生,行医已经快40年了,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我的经验使我相信孩子存活的概率非常小,可是我仍安排他住进了加护病房。孩子躺在加护病房里,脸上罩上了氧气罩,静静地躺着。我忽然跪下来做了一个非常诚恳的祈祷,我向上苍说,我愿意走,希望上苍将孩子留下来。理由很简单,我已65岁,这一辈子活得丰富而舒适,我已对人世没什么眷恋,可是孩子只有6岁,让他活下去,好好地享受人生吧。
孩子的情况虽然稳定了下来,但还没有改善。清晨6时,接替我的王医生来了,他看我一脸倦容,劝我赶快回家睡觉。
我发动车子以后,忽然想到乡下去透透气。我沿着上山的路向五指山开去,这条路风景奇佳,清晨更加美。我忽然看到了一个指向李花村的路牌,这条路我已经走过几十次了,从来不知道有个叫“李花村”的地方,可是不久我又看到同样的路牌,大概20分钟以后,我发现一条往右转的路,李花村到了。到李花村是不能开车进去的,只有一条步行或骑脚踏车的便道。
走了10分钟,李花村的全景在我面前一览无遗。李花村位于一个山谷里,山谷里到处都是李花,现在正是2月,白色的李花像白云一般将整个山谷覆盖了起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1:03
可是,李花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白色的李花,而是它使我想起了40年前台湾的乡下。这里看不到一辆汽车,除了走路以外,只能骑脚踏车。我也注意到那些农舍里冒出的炊烟,显然大家都用柴火烧饭。更使我感到有趣的是一家杂货店,一大清早,杂货店就开门了,有人在买油,他带了一个瓶子,店主用漏斗从一只大桶里倒油给他;另一位客人要买两块豆腐乳,他带了一只碗来,店主从一只缸里小心翼翼地拣了两块豆腐乳,放在他的碗里面。
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乱逛,有一位中年人看到了我,他说“张医生早”,我问他怎么知道我是张医生,他指了指我身上的名牌,我这才发现我没脱下医生的白大褂。
中年人说:“张医生,看起来你似乎一晚上没有睡觉,要不要到我家去休息一下?”我累得不得了,就答应了。中年人的家也使我想起了40年前台湾乡下的房子。他的妈妈问我要不要吃早饭,我当然说要。老太太在烧柴的炉子上热了一锅稀饭,煎了一只荷包蛋,还给我一个热馒头,配上花生米和酱瓜,我吃得好舒服。
吃完早餐以后,我躺在竹床上睡着了,醒来,发现已经12点了,温暖的阳光使我有点睁不开眼睛,看到李花村如此的安详,如此的淳朴,我真想留下来,可是我想起了那个得了川崎病的孩子。我看到了一部电话,就问那位又在厨房里忙碌的老太太,可不可以借用他们家的电话打到竹东去,因为我关心竹东荣民医院的一位病人。老太太告诉我,这个电话只能通到李花村,打不出去的,她说如果我记挂竹东的病人,就必须回去看。我谢过老太太,请她转告她的儿子,我要回去看我的病人。我沿着进来的路,走出了李花村,开车回到竹东荣民医院。令我感到无限快乐的是,孩子挺过来了,显然已经脱离了险境,3天以后,孩子出院了。这真是个奇迹。
我呢?我一直想回李花村看看,可是我再也找不到李花村了。我一共试了5次,都没看到李花村的路牌,那条往右转的路也不见了,在公路的右边,只看到山和树林。我根本不敢和任何人谈起我的经历,大家一定会认为我老糊涂了,竹东山里哪有一个开满了李花的地方?
这是半年前的事。昨天晚上,轮到我值班,急诊室送来了一个小孩子,他爸爸骑机动车带他,车子紧急刹车,孩子飞了出去,头着地,没有戴安全帽,结果可想而知。他被送进医院的时候,连耳朵里都在不断地流出血来,我们立刻将他送入手术室,打开了他的头盖骨。他脑子里已经出血,我们不但要吸掉他脑子里的出血,还要替他取出脑袋里碎裂的骨头,如果他能活下来,我们还要替他装一块不锈钢的人工头骨。
手术后,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危险,能恢复的机会几乎没有,可是我知道我怎样可以救孩子的命。我跪下来向上苍祈祷:“要小孩子活下去,我可以走。”我是认真的,不是乱开支票。孩子一旦活了,我知道我该到哪里去。
清晨5点,一位护士兴奋地把我叫进了加护病房,那个小孩子睁大了眼睛,要喝杨桃汁。他也能认得他的父母,他的爸爸抱着他大哭了起来,孩子显得有些不耐烦,用手推开爸爸,原来他连手脚都能动了。
早上8点,我们将孩子移出了加护病房,孩子的爸爸拼命地谢我,他说他再也不敢骑机动车带孩子了,他一再称赞我的医术高明。
我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医术再高明,也救不了这孩子的。
等到一切安置妥当以后,我回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写了一封信给院长,又写一封给我的助理,将我的一件毛衣送给他,拜托他好好照顾窗口白色的非洲堇,同时劝他早日安定下来,找位贤妻良母型的女孩子结婚。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1:27
我上了车,向五指山开去,我知道,这一次我一定会找到李花村的。果真,那个指向李花村的牌子又出现了。我将车子停好以后,轻快地走进了李花村,那位中年人又出现了,他说:“医生,欢迎你回来,这一次,你要留下来了吧?”我点点头,这一次,我不会再离开李花村了。
附记:
《联合报》竹苗版的新闻报道,竹东荣民医院的张医生去世了。张医生在竹东医院行医30年之久,他的忽然去世,令大家伤感不已。张医生生前喜爱小朋友,常常陪病童玩耍。每年圣诞节,他一定会扮圣诞老人来取悦医院的病童。张医生年轻时曾爱上一位女孩,她因车祸去世,张医生因而终生未婚。由于没有子女,他将他的遗产送给了竹东世光疗养院,世光疗养院专门照顾智障的孩子,张医生生前也常抽空去那里做义工。
令大家不解的是张医生去世的方式,他的车子被人发现时,是停在往五指山去的公路旁边,整个车子朝右,引擎关掉了,钥匙也被拔出,放回张医生右手边的口袋,他的座椅倾斜下去,张医生就如此安详地躺在车内去世。医生认为他死于心脏病突发,可是张医生从来没有得过心脏病。
在张医生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他奇迹般救活了一个因车祸而脑充血的小男孩。当这个男孩的父亲一再感激他的时候,张医生却一再宣称这不是他的功劳。
张医生的车子向右停,显示他似乎想向右边去,可是公路右边是一片浓密而深远的树林,连一条能步行的小径都没有。张医生究竟想到哪里去呢?这是一个谜。可是从他死去后的安详面容来看,张医生死亡的时候,似乎有着无限的满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1:41
败笔时间:2014-06-25 作者:未详 点击:176次 姥爷念过私塾,虽说腹中墨水不多,却极喜好收藏古玩和古画,并且花钱在小镇繁华地带租了一处房子,开起了一家经营古玩和古画的店铺。
在一个春风依依、花开烂漫的日子,姥爷的店里走进一位衣着得体的客人。交谈中,姥爷得知此人是经营茶叶的南方商贩。那人在店铺里溜达了一圈,看中了一幅画。那幅画是一人牵一驴过一座小木桥,小桥很狭窄,仅能容人和驴子走过。因为桥过于狭窄的缘故,驴子非常胆怯,执拗着不肯过桥,牵驴人就用力拽着它前行。
商贩非常喜欢这幅画作,在跟姥爷讨价还价之后,以二百两银子成交。商贩先付了一百两银子给姥爷作为定金,讲好不要再卖给其他人,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待他回到住处筹措够了再来取画。
等那商贩走了之后,姥爷高兴得简直有些忘乎所以,手中掂量着那一百两银子,喝下了一大黑瓷碗地瓜酿的烧酒。姥爷想,这幅画能卖二百两银子,真是个不小的数目,恐怕开三年店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姥爷得意地哼着小曲:“姐儿呀,南园呀……”
鸡叫天亮,商贩带着银子如期而至。可是,令姥爷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商贩重新打量一番那幅画后,竟不乐意了,硬要姥爷把预付的一百两银子退还给他。
姥爷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就质问商贩:“说得好好的,怎么说变卦就变卦呢?这不是耍弄人吗?”
商贩见姥爷一副十分委屈的神态,就解释说:“这幅画,是一个人牵着驴子过桥,画上并没有画出缰绳,但仍能清晰地感觉到牵驴人拖拽的力度,这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啊!”商贩接着说,“此处不落一笔,却蕴含着无限的奥妙,可谓神来之笔。然而,这么一幅好画,却让你平白无故地给毁了。”商贩长吁一声,晃晃头,极为惋惜。
听着商贩的话,姥爷不由自主地“哎”了一声,懊悔得直跺脚。
昨晚,他喝下一碗地瓜烧后,喜不自禁地把那幅画展开来看,突然,他发现画中有一处瑕疵——牵驴人虽然在用力拽驴子,却没有缰绳。嗨,姥爷禁不住埋怨起作画的人来:太粗心,真是马大哈!更让他纳闷的是,这样的画,竟还有人愿花二百两银子买,真是个外行。
姥爷庆幸自己发现得及时,要不然,明日商贩要是察觉了这一疏漏,这二百两银子还不打水漂了!于是,他研墨拈笔补上了一条粗壮的缰绳……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1:58
众荷喧哗时间:2014-06-25 作者:未详 点击:181次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
@要看,就看荷去吧
@我就喜欢看你撑着一把碧油伞
@从水中升起
@我向池心
@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
@你的脸
@便哗然红了起来
@惊起的
@一只水鸟
@如火焰般掠过对岸的柳枝
@再靠近一些
@只要再靠我近一点
@便可听到
@水珠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转
@你是喧哗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静的
@夕阳
@蝉鸣依旧
@依旧如你独立众荷中的寂寂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回头看我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2:12
总会与一些美好相遇时间:2014-06-25 作者:未详 点击:98次 尘封在岁月里的东西,总在某个时刻,呼啸而至。
老家具的前世,是一棵树,后来它被横平竖直地做成五斗橱柜或者雕花木床,纹路清晰。
外祖父在世时,曾买过一张桌子。那是他年轻时,看到有人在卖这张桌子,那个人不知什么原因,要搬一张桌子在大街上卖,兴许是遇到困难了,外祖父花10元买下了它。这张白果木做的桌子挺沉的,外祖父将大桌子顶在头上搬回家。
这张桌子在这之前已经在别人家四平八稳地待过好多年,那个人如果不是遇到绕不过去的坎,肯定是不会卖它的。
曾经摆过怎样的饭食,热气袅袅,老者、小孩围桌而坐,浅笑盈盈。抑或,一盏孤寂的青灯,照过粗茶淡饭,残羹冷炙。
那个人趴在桌子上哭过吗?或者,和我一样,在这桌子上铺一张光洁的纸,絮叨地写过什么?那个人高兴时,会击节而歌?或者,为某一件事而拍案发怒吗?
桌子能给人有依靠的安全感,卖掉它实在不忍心。我对这张未着油漆的桌子怀有深厚感情,不单单因为它有前世的沧桑,还因为它与我有过手足砥砺的一段尘缘。小时候,我把弹弓和玩具藏在桌肚子内的两张大抽屉里。夏天的夜晚,我在这张桌子上酣卧而眠。
与尘封在岁月里的东西相遇,是一种美好。
多年前,我的朋友张二的隔壁住着90多岁的刘奶奶。老人一个人生活,不能下床。张二老婆每天给刘奶奶端茶送水,还帮着洗衣服,做什么好吃的了,也要端给刘奶奶一碗。就这样,日子过得不疾不徐。有一天,刘奶奶喊住张二老婆,颤巍巍从床底下拿出一只大瓷盘子。刘奶奶说:“张二媳妇啊,你照顾我这么多年,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好送给你,就送你一只盘子吧,留作纪念。”没过多久,刘奶奶就去世了。刘奶奶送给张二老婆的,是一只清代粉彩瓷盘。盘子中间的花,色彩柔和淡雅,是一枝缠枝莲。
一张桌子,会留下一个人的心迹和吃饭时的表情。我有时会想起,外祖父年轻时买来那张大桌子,如果不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相遇,那张桌子还不知道摆在谁家的中堂。
旧家具有一个人手指摩挲过的痕迹。外祖父在买这张桌子时,一定听到过那个人的际遇,他是起了同情心。
我又想到刘奶奶的那只大盘子,刘奶奶晓得自己在人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她要把那只大盘子交给一个人,那个人能够爱它、懂它、珍惜它,有一颗感知人间草木冷暖的、悲悯的心。刘奶奶感激、感恩,便把大盘子送给了张二老婆。
人世间,总会有一些美好和你相遇。一件老旧的器具,一段悲喜交加的感情,遇上呵护它的人,才可能口手相传。
我在中年的深夜,常会听到老家具发出的脆响。我知道,那是我用了20多年的旧衣柜榫头收紧的岁月回声在和我说话。水分一点一点地蒸发,就像人一天一天老去。我舍不得丢下它,旧衣柜也离不开我。没有它,我的睡眠也不会这么踏实。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2:59
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尊重时间:2014-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57次 生活在英国伯克郡的克莱尔·列侬,有一只心爱的宠物公鸡叫“萨拉”,是她6年前生了女儿米尔之后抱养回家的。6年来,“萨拉”与克莱尔一家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女儿米尔,几乎所有时间都与“萨拉”在一起玩耍。“萨拉”已成为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但在今年8月26日中午,“萨拉”却干了一件让全家人意想不到的事:吃过午饭后,克莱尔将“萨拉”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栖息,淘气的“萨拉”却趁克莱尔不备,一口将她的耳钉啄下并吞进了肚子里。这让克莱尔猝不及防,有心将“萨拉”揍一顿,可她又不忍下手,而耳钉又是丈夫送给她的心爱礼物,价值300英镑(约合2800元人民币),如果就这样让“萨拉”吞进肚子,她也确实心疼,这可难坏了克莱尔。
关键时刻,还是丈夫有办法,他提议关“萨拉”的“禁闭”,让它在笼子里反省的同时,乖乖地将耳钉排出来。然而,一连两天过去了,虽然“萨拉”也尽心尽力排了不少粪便,却始终没能将耳钉排泄出来,也就是说,这一办法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求助于兽医了。兽医在为“萨拉”做了X光片后显示,耳钉已经牢牢卡在“萨拉”的砂囊里。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兽医当下便给“萨拉”灌了大量的泻药,希望它能借此将耳钉拉出来,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无奈,兽医只好使出了最后一招,决定以手术的方式取出耳钉。此举立即遭到克莱尔的反对,她对兽医说:“我相信通过手术可以取出耳钉,但我担心因你的一时不慎而使‘萨拉’一命呜呼,如果是这样一个糟糕的结局,不仅我的女儿米尔会因此而崩溃,我和我的丈夫更是如此。与其这样,我们宁愿等待‘萨拉’静静地自然老死。虽然在人类的眼中,一只鸡的生命显得卑贱微小,我要说的是,任何一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他生命不可替代的理由,即便那枚耳钉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但与一个鲜活的生命却没有丝毫可比性。所以,对于起码还能再存活8年的‘萨拉’来讲,还有什么比它的生命更可贵的呢?我们全家愿意接受现实,暂时将耳钉寄存在它的砂囊里,然后坚持等下去,直到它自然死亡被火化后,再将耳钉取回也不迟。”克莱尔声情并茂地陈述,无疑让兽医失去了一次表演其精湛医术的机会。
人们纷纷赞扬克莱尔一家的做法,许多媒体也发表评论说,为了一只宠物鸡,克莱尔一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起码需要8年时间的长期等待,这一善举是对生命的尊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而这样的漫长等待,则显示了一种高贵品质和一种无私境界,也是敬畏常识的一种生活智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3:08
诺言是一枚印章时间:2014-06-23 作者:未详 点击:133次 1948年冬,辽沈战役进入高潮。
沈阳市容一片萧条。
思想史专家侯外庐在一家古玩店发现一枚印章,印章上刻着“公生明,偏生暗”六个字。刀法老辣爽利,布局气魄非凡,尤其是“明”与“暗”两个字,线条劲挺,“明”故意大些,“暗”着意小些,形成对比,很切题。当时一般人已没有心思买这玩意儿。但老板看侯外庐的气质,风度,知道是行家,一钱不让成了交。
不久,郭沫若看到这方印章,爱不释手,很是喜欢。侯外庐看出了郭沫若的心思,开口说:“如果郭兄喜欢这枚印章,请用‘公生明,偏生暗’为上联对出下联,这枚印章就是你的了。”郭沫若闻言,心头大喜,沉思片刻,立即答道:“智乐山,仁乐水。”对仗工整,内容也贴切、深邃,侯外庐无话可说,只好把印章拱手相让。
事后,侯外庐的朋友得知此事,对他埋怨:“你对印章收藏痴迷,花大价钱买来的稀世珍品,怎么能让对方对出一副对联就给他了呢?简直傻瓜透顶!”侯外庐笑着回答:“诺言比黄金还要贵,它本身就是一枚岁月的印章,是人类品德行走所雕刻的精品。只有兑现承诺,印章才有存在的价值!”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3:28
窦文涛用“萌言萌语”烘托气氛时间:2014-06-23 作者:未详 点击:95次 2012年11月13日,凤凰名嘴窦文涛首次坐镇《中国达人秀》评委席,一出场就给大家来了一段“即兴脱口秀”:
“大家的掌声让我受宠若惊,让我一下子产生了自己是西哈努克亲王的感觉。其实我还是‘处女身份’,因为平生头一回来音乐厅,头一回做达人秀观察员,甚至是头一回做评委。刚才进场的时候,我猛然看到我的名字挂在那么高的地方,上面还画着红叉,我还以为是来到了公审大会呢。(众笑)来做观察员,我真的感到没信心没底气,希望大家一闭眼就把我当成刘德华来欢迎吧。坐在台上的其他3位观察员,那是既出色又专业,黄舒骏是我的学长,黄舒骏对字也是很有研究,并自成一体,人称‘黄书’。而徐静蕾不愧为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众笑)还有杨威的老婆又非常漂亮……大家都各有所长。我想我今天来的任务就是煽动群众,反对专业。说白了,做观察员,说的话就要在刀刃上,说好话谁不会啊?我就是来挑刺儿的。”
至此,观众的掌声和笑声爆棚。一旁的徐静蕾和黄舒骏都不禁叹服窦文涛“真会讲话”!窦文涛的这段即兴演讲使用了娴熟的“卖萌艺术”,他将耍贫、自嘲、调侃等插科打诨的演讲技巧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而很好地烘托了现场的气氛。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7 13:03:45
我想要这样的生活时间:2014-06-24 作者:未详 点击:188次 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我一直希望,一个社会里大家能够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生活可以变得轻松简单。比如出门坐公共汽车,车子总是能够准时抵达,不会动不动发生意外;人多的时候,大家能够明白先到先得的道理,能安静地排队。
插队的人很自私,因为他们总是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拿到最多。但是如果说到问责,我会质问社会管理者。当有人插队的时候,公共汽车的管理者视而不见,那就是失责,如果导致混乱甚至冲突,那更应该承担起全部责任。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制定了明确的规则,对于不遵守规则的人给予警告和处罚,那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如果管理者是被公众授权的,那他们会快速地感受到来自公众的愤怒;而如果他们的权力并非来源于大多数人,那他们的怠慢和随心所欲也就不足为奇。
在一个尊重契约精神、尊重规则、大家各司其职的地方,愤怒和焦虑的机会会减少很多。人们可以把情绪和时间放在自己喜爱或者能令自己愉悦的事情上面,可以全身心去享受自己的生活。
试想一下,你每天出门总是在想,待会儿如何才能挤上一辆公共汽车,到了超市要想如何才能不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到了餐厅要想如何提高警惕,不被对方当作冤大头,甚至走在路上要绷紧神经,环顾左右,随时逃避突然发生的攻击……
如果生活的地方是这个样子的话,将变得多么复杂和沉重?
同样,如果大多数人都觉得那些抢不到资源的人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强大,意识不到原来是自己抢夺了别人的东西的时候,那上车的和留在车下的人之间,只有轻蔑和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