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10:12
拥有两块墓碑时间:2014-06-18 作者:未详 点击:76次 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富兰克林,曾为自己写过这样的墓志铭:
印刷业者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身体(你一本旧书皮,内容已经撕掉,书面的印字和烫金也剥掉了)长眠于此,作蛆虫的食物。然而,作品本身绝不致泯灭,因为他深信它将重新出版,经过作者加以校正和修饰,成为一种簇新的更美丽的版本。
墓志铭上,富兰克林用了大量自己热爱和熟悉的印刷行业用语,希望后人能继续他的事业,对未来充满了自信,语言风趣而幽默。
后来,有许多人猜测:富兰克林去世后,他的墓碑一定会留下惊人之作。
两年后,富兰克林去世了。亲属根据他的嘱咐,在墓碑上只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印刷工富兰克林之墓。
富兰克林一生中拥有许多个第一,如美国第一位学者,第一位哲学家,第一位驻外大使,近代牙科医术之父等。他还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有人说他比华盛顿更适合“美国之父”这个称号。这么多“头衔”搁着不用,为什么偏偏写上这一“卑微”职业呢?
富兰克林三十岁之前的大多数时候都在印刷厂当学徒,他有许多知识是从印刷厂的刊物上学到的,觉得那段时光最值得“纪念”。因此,他对“印刷工”有着特殊的情结不难理解了!
可不能“亏待”富兰克林!一些民众总想给墓碑加点什么,写什么呢?后来,碑文也想好了,为了不影响原碑的面貌,民众决定重树一块墓碑,以示对富林克林的尊重。
新墓碑的碑文是: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碑文引自法国经济学家杜尔曾为富兰克林写过的赞语——“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碑文概括了他一生中的两顶辉煌的事业。“从苍天处取得闪电”,指他进行关于闪电的试验,证明闪电就是电,并发明了避雷针。“从暴君处取得民权”,是指他投身美国独立战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并在美国独立后,代表美国,与法、英谈判,确立了北美十三州的独立地位。
人的一生更像一本书,能不能重印,发行量多少,绝不是那个像碑文一样的封面所能决定的。再华丽的碑文,也只有装饰墓碑的功效,而不能说明躺在墓碑底下的那个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5:17
你在旅途中是美的吗?时间:2014-06-16 作者:未详 点击:168次 舒国治在《理想的下午》里提到,发现火车旅途中的女人穿着白衫低头翻书的情形,相当悦目,令人心旷神怡,有隔岸观雾的迷离之美。他说女人在旅途中完全是另外一面,只能被陌生人欣赏到。我几乎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忽略了女人的年龄,那个穿白衫的女子,书就成了最好的饰品。窗外的风景,独行的女子,无限的想象空间。
很多女人出门旅行像是开运动会,全身的运动衫,基本是为玩而玩,一点美感都不讲,这多少会令人遗憾。如果学会每次为自己搭配旅行服装,是不是一件惬意的事?休闲的内涵太宽广,把自己化作一道旅途的风景,其实也是相当悦己悦人的。
旅途远不止景点本身。我的一位友人特别有意思,她对旅行的服装相当讲究。她去纽约时,精心为自己搭配第五大道的逛街服,长款米色轻薄风衣,精致衬衣和低跟休闲鞋,简约黑色丝巾,风情款款地走在纽约最时尚的大街上,她顿时成了一道风景,赏心悦目。很多人出去就是狂购,你有没有想到把自己的品位传达给别人?她就遇到曾有中国游客拉着她问:“大衣在哪儿买的?好美。”她笑说:“十年前在国内买的,旧衣服。”真的,不在衣服,而是你的用心,当你与景致合二为一时,你就成了最好的游客,你真的融入了当地的风景里,你才能真正领略当地的文化,成为一个灵魂交融的深度旅行者。她穿着这样的衣服,在街边广场的咖啡馆小坐,风衣随意搭在椅子上,露出衬衣和长裙,她低头翻书写字,暖阳下,被陌生人的宝丽来拍下奉送,赢得了别人无尽的赞美和欣赏,我也有幸看过那张照片,非常非常有味,暖而美。人,衣物的语言,街景,咖啡,太多太多旅途的感觉……
同样,她推荐去巴黎的朋友一定要在皮箱里放一件轻薄的羊绒大衣,深色的,一定要中长款的,朋友犹豫,穿羽绒服多方便,带大衣太麻烦了。但是,朋友还是听了她的话,果然,在巴黎古老的建筑中穿行,千年老石板路的岁月沧桑中,她的大衣才是最妥帖的,她似乎觉出了自己的高贵和典雅,照出来的相片中,她一下子成了巴黎古建筑前的风景,衣袂飘起,眼角眉梢神采随着大衣飞扬,鸽子群的灰色,背景的暗调老派……而那些穿羽绒服的人显得格格不入,人和景是完全分离的,显得很突兀。朋友因此相当感激她的先见之明。她说,这不是先见之明,旅行的意义在于一定要融入和了解。
旅途中,如果每个女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那该是多么赏心悦目的事。如果嫌这些麻烦,那么,不妨带一件宽大的褶皱长白衬衣、一条黑色吊带长裙和两条灰色及黑色的麻质丝巾,这是永远不会出错的。相信我,简单的总是最美的。我记得香港南丫岛那个海边小铺,不足八平方米。清晨咖啡时间,暗色的木桩子做台面,青胎色的咖啡杯,阴天的海,长衬衣的白,当时的感觉是色调如此协调……旅途中的女人可以是静美的。走了一天回客舍,冲完澡后换上黑色长裙,用青草味的洗发水洗净头发,再随意搭一条灰色丝巾,又是锦衣夜行的感觉,当然,我不喜欢锦衣夜行,但穿着这样的衣服,找个妥帖的地方喝杯咖啡,看看书,才是我的大爱。那次在越南美奈,夕阳西下,光影悠悠,海浪的声响,书页上游离的光线,丝巾随风飘扬……这样的时刻,才是旅途的最佳感觉。丝巾是旅途中的必备品。去吴哥窟,一条暗绿长丝巾被我一物几用,可以裹头,可以遮阳挡灰,可以当配饰,还可以当吊带裙的披肩,那条丝巾成了我旅途中的亮点。丝巾,这么柔美便携的物品,多带几条也无妨。
我有时对好久未见的朋友们说,发几张你旅行时的照片给我看吧,我喜欢看到别人旅行中的模样……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5:42
包容就好,何必收服时间:2014-06-16 作者:未详 点击:241次 我们的一双眼睛,从我们出生开始就往外面看,用学识以及各种武器来强大自己。
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是,我从十八岁开始接触佛学,它教会我的是“往回看”。在外部世界里,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比他更好,进而向他下毒药,这些都是外部环境中的斗争。
我举一个向内看的例子。我养了一只狗,其实我本来是非常不喜欢狗的,我找一切理由来说明“我不喜欢这只狗”,它在地上撒尿,我就会特别生气;它乱叫,我就吼它。于是它跟我不亲,只跟我弟弟好,于是我的控制欲就出现了,“凭什么我叫你不过来,他叫你就过去”,嫉妒。再往下走,我就开始讨好它,给它一点东西吃,它就过来了。
再后来,有人告诉我“狗怕的是主人,亲近的是朋友”,我瞬间就觉得必须让它怕我。紧接着又有人说,这样不对,狗长大了会有心理阴影,我就觉得,那好,我又去讨好它。
终于有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我,要相信狗能够感受到你散发出的磁场和信息,我姑且相信地去尝试了一下,效果真的很好。
整体看下来就会知道,这一切都是由于我的心理不健康所造成的一系列对垒。
其实只要把“我要收了你”这心态扔掉,而转换成“我包容你”,一切矛盾都解决了。
这是内部环境的调和。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5:53
放手时间:2014-06-17 作者:未详 点击:156次 唐德宗贞元十年,韩愈在京城时曾与独孤申叔打赌,赢了他的一幅人马图卷。这幅画用独孤申叔的话说“虽百金不愿易也”,所以非常不舍,相反韩愈则兴高采烈,爱不释手。
第二年,韩愈到河阳任职。有一天,他与两三位客人谈论起画的品格,于是拿出那幅人马图卷,让大家品鉴。座上有一位赵侍御,素有君子之称,看到画卷后脸上顿时有了戚然的神情,原来这幅画卷正是他二十多年前临摹古本之作,后来不幸遗失。当时临摹之辛苦,用功之深,二十多年来未曾忘怀,今日乍见,真是悲喜交加。赵侍御道明前因后果,又不好开口索要,便请求说:“韩文公能否临摹一二送给我以遣相思之苦呢?”
韩愈虽然极其喜爱这幅画,但看到赵侍御脸上怅然的表情,豪放地说:“既是侍御心爱之作,理当奉还!”说完,当即将这幅人马图卷作完璧归赵。
同样的事,也曾上演在明代大画家沈周身上。有一次,沈周花费巨资购买了一部古书,他手不释卷,时常翻阅。有一天来了一位客人,无意中看到那本稀有的古书,大为惊讶,问道:“这部书怎么会在先生这里?”
沈周看着他,不明所以。客人迟疑了一下,说道:“这部书一直是我家珍藏,遗失了很长时间,没想到今天从您这里又得以见到,如果您不介意,我想将它赎回。”
沈周问:“你说是你家祖传,可有什么证据?”
客人回答说:“在某卷某页,我曾记有某件事,应该还在的。”
沈周拿过书,翻到那儿一看,果然有此事,于是,他把书奉还。客人虽然再三追问,沈周也没有说出卖书者的姓名。事后,也没有呵斥卖书者的偷窃之举,向他追讨损失。
因为懂得有所不为,韩愈和沈周同时选择了放手。而这,让他们超越了所有艺术的伟大,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人格高度。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6:05
有所不为时间:2014-06-17 作者:未详 点击:158次 唐宪宗时,朝廷准备攻打割据一方的西川节度使刘辟,许多将帅纷纷自荐,要求充当平蜀主帅。不久,皇帝的诏书下达,出人意料的是,最终决定的人选竟是名不见经传的神策军将领高崇文。许多人不禁质疑,他凭什么打赢这场仗呢?
高崇文治军极其严格,走到兴元时,将士们在客舍进餐,有人因为不满饮食而喧闹起来,折断了主人家的筷子,他二话不说,当即命令将此人斩首示众,全军为之肃然。
在高崇文锐利的攻击下,所到之处,无不土崩瓦解,不久就攻陷了成都,刘辟束手就擒。西蜀乃富庶之地,成都更是异常繁华。高崇文进城后,命令部队在四通八达的主街道上驻扎。街道旁的店铺没有受到一点惊动,市场上珍贵的货财堆积如山,也没有遭受丝毫的侵犯。
在俘虏之中,有刘辟的两个偏房,她们是西川出名的美人。高崇文手下的将士见了,撺掇他将她们留下。高崇文不为所动,回答说:“乘人之危,岂是君子所为?”
皇帝派来的监军很赞赏高崇文的为人,悄悄劝他说:“不如把她们献给皇帝,皇帝高兴了,还愁以后的前途吗?”
高崇文严肃地说:“天子命令我征伐平定刘辟这一凶顽竖子,我应当首先安抚百姓。忙着进献妇女,讨好天子,这哪里会是天子的本意呢!我奉行正义,不干这种事情。”
这一切自然瞒不过宪宗皇帝的耳目,幸运的是,他并不是一个昏君,还高兴地在延英殿召见了凯旋的高崇文。他说:“当初讨伐西蜀有许多主帅人选,宰相杜黄裳唯独推荐了你,说你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没有私心杂念。世上有才能的人很多,但能管住自己欲望的人却很少,就凭这一点,你就能无坚不摧,杜黄裳说的果然没错啊!”
宪宗下诏封高崇文为南平郡王,并将他的功劳刻在石碑上,竖立于曾激烈战斗过的鹿头山上。朱熹说:“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一个人能够做什么,可以看出他的才能;而不肯做什么,却能见证他的品格。
高崇文成为唐朝历史上的名将,这是一个最好的解释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6:35
留一半友情给自己时间:2014-06-17 作者:未详 点击:140次 清代潮州有个富翁,嗜功夫茶如命。有一天,家门外来了一个乞丐,别的不要,只恳求赐茶一杯。富翁一听到茶,就来了兴致,遂请乞丐厅房落座。“你以乞讨度日,何来嗜茶之好?”乞丐说:“我原来也是个有钱人,就因为嗜功夫茶才破了家。如今妻儿还在家中,我一人外出乞讨些茶过活。”
富翁一听更是喜出望外,赶紧命人给乞丐上茶。乞丐抿了一口茶说:“茶是好茶,只是味道不太醇厚,此乃新壶之故。请试试我这把老壶。”说着就从怀里拿出一把小茶壶。富翁赶紧起身亲自动手冲茶。须臾,茶香便弥漫厅堂。富翁看着这把小茶壶,顿生爱意:“能否把你这个宝贝卖给我呀?”
乞丐说:“原本我是饿死也不会卖的,看在你我有同样嗜好的分上,我就卖给你吧。”边说边拿起小茶壶掂在手里说:“我这把小茶壶能值三千两银子,我只卖给你一半,让这把茶壶在你这里安家。你看如何?”富翁一时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卖一半,疑惑地看着乞丐,等待下文。“是这样,你知道,我也喜欢喝茶,我把茶壶全都卖给你,我就再也喝不到这么好的茶了。这把茶壶卖给你一半,你只出一千五百两银子就行了,剩下的一千五百两银子我存在你家里,就当是咱俩共同买下这把小茶壶,这样我日后还可以经常到你这里来共享此壶,你看怎样?”听完乞丐的话,富翁一个劲儿点头说:“好!太好了!”从此,两人便成了挚交茶友。
其实,乞丐还可用另一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卖给你也行,但必须答应我以后经常来喝茶。”可乞丐没有做这“一锤子”买卖,而是留一半友情给自己。我来你这儿喝茶并不占你的便宜,你花一半的价钱买下这个壶也没吃亏,“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焦山有个盐商马秋玉,自幼就喜欢诗画,对郑板桥的字画非常羡慕,想结交郑板桥做朋友,可总也找不到机会。当他听说郑板桥为了躲债住在焦山的一个庙里时,他就设了局,想帮郑板桥一把。这日细雨绵绵,他看到郑板桥在冒雨游山,就跑到郑板桥的必经之路等着他。看到郑板桥快要走到近前时,他就装作迷茫的样子,反复吟咏“山光扑面经宵雨”这句诗。郑板桥不知有诈,遂上前作揖说:“如此好的诗句,为何只吟一句?”“好是好,可我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下一句。”“我有‘江水回头欲晚潮’七个字,您看如何?”就这样,马秋玉通过一句诗和郑板桥相识。于是,他就有了帮助郑板桥的资本。几天后,郑板桥回家,妻子对他说:“接到了你寄回的二百两银子,还了债,修了房,日子过得很安稳。”郑板桥知道这是那句诗的功劳。事后,郑板桥专门去焦山答谢马秋玉,你来我往,两人成了知己。
“要争取朋友,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满足其自尊心。”盐商马秋玉深谙此理。他知道许多文人都有自视清高的臭毛病,郑板桥也不例外。所以他就巧妙地利用文人愿为人师的心理,用了一个“只知其一未知其二”的小伎俩,送一句诗给郑板桥,以此帮助自己想结交的朋友渡过难关。如此一来,既帮助了别人,又满足了自己,同时也保护了朋友的自尊心。
两个故事,异曲同工,都是为了寻求友情。人生乐在相知心。友情,是困难时的避风港,是成功后的快乐分享。留一半友情给自己,是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是做人与处世的豁达和智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7:23
落入虎口之后时间:2014-06-17 作者:未详 点击:196次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上午,游客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澳大利亚国家动物园内。
园内最吸引人的还是“老虎馆”,被栅栏围住的老虎馆,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里面有水池、树木、草地和老虎的休息室,那里正在进行着一场驯虎表演,不少大人和孩子都在“老虎馆”全神贯注地欣赏着。
此刻,年轻的驯兽师身着表演服走进了馆中,那只庞大而健硕的老虎在他的面前,就像是一只听话的小猫似的,在驯兽师的指挥下,跳过了一根木栏,跃过了一米多高的假山,最后,这只猛虎箭一般地蹿过了燃烧着的大火圈。它精彩的表演博得了馆外观众的称赞,人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有的孩子还吹起了悦耳的口哨。
年轻的驯兽师熟练地摆着手势,老虎又绕着草地兜了一圈,表演起了“盛装舞步”,观众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最后它自然得到了驯兽师的食物奖励。这只听话的“小猫”匍匐在驯兽师跟前,驯兽师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向它表示着赞许的意思。
它微微闭着眼,显得无比陶醉的样子,然后慢慢起身,抖了抖脖子,踏出了几小步,准备进入休息室。眼看老虎就要在观众的掌声中离去,可谁都没有想到的一幕发生了:在那一瞬间,它突然来了一个转身,猛地跳起来扑向了那名年轻的驯兽师……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驯兽师猝不及防,他被老虎扑倒在地上,那个凶猛的家伙接着又“啊呜”一声吼,咬住了驯兽师的脖子!驯兽师被紧紧地压在老虎的身下,连一声呼喊的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一手抵住老虎的下颌,一手无力而紧张地挥动着。
观众一下子就乱了,人们惊叫着,呼喊着,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吓得脸色发白,她紧紧地抱住手中的孩子,慌不择路地跑进了不远处的洗手间;就连一旁的工作人员也不敢靠前,手足无措,焦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那名年轻的驯兽师,被老虎拖着到了水池边,他依旧没发出呼救的声音,也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是一手捂着流血的脖子,一手继续保持着那种紧张而有节奏的挥动,像是在指挥着什么。
就在人们的慌乱中,奇迹发生了,这只暴怒的老虎竟然慢慢地松口了,并且从驯兽师身上移开,然后它又一次抖了抖脖子,缓缓地朝休息室走去……
工作人员这才冲进馆内,把那名年轻的驯兽师抬出来送进了医院。所幸的是,他虽然被老虎咬破了脖子,抓得遍体鳞伤,但还是活了下来!
事后,那名年轻的驯兽师接受了当地一家媒体的采访,记者问他当时为什么没有用力呼救和挣扎,他平静地说:“当我被它咬住的时候,其实我真的很想大声呼救、奋力挣扎,但是我知道,那样做的唯一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把老虎激怒,所以我只好强行告诉自己一定要镇定,用训练时所采用的离开手势,指挥它离开,一次,两次,三次……最后,这个家伙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真是感谢上帝!”
人生的险境,会是各种各样有形或无形的虎口,而身处险境时,冷静镇定的思考与决策,往往比慌张反抗与奋力挣扎更能使我们脱离险境,这名年轻的驯兽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8:06
爱迪生的心胸时间:2014-06-17 作者:未详 点击:368次 爱迪生发明了灯泡,与他的团队花24个小时做了第一个灯泡,他把这个灯泡交给一个男孩,叫他拿到楼上展厅去,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着灯泡,一步一步慢慢地向上爬,生怕把这个耗费了爱迪生和他的团队无数心血的珍品打碎,但是这个可怜的男孩在就要到达的时候,还是把灯泡弄掉打碎了。
爱迪生和他的团队又花了24个小时,做了另一个灯泡,筋疲力尽的他们倒下就睡着了,爱迪生把灯泡交给小男孩,叫他拿到楼上去。
爱迪生给了小男孩机会!
这是真正的宽恕。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8:40
吓唬之术时间:2014-06-16 作者:未详 点击:105次 宋真宗赵恒驾崩,新皇年幼,大权都落到了宰相丁谓手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政敌,给所有反对者一个下马威。
在丁谓的授意下,使者拿着诏书,手握宝剑,一路快马加鞭,直奔郓州李迪的住处。到了地方,并不马上宣诏,只是门神般面无表情地立于府外。
李迪一看这情形,吓得六神无主,朝廷使者手握宝剑和诏书,能有什么好事啊,肯定是君王要赐死自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又惊又怕又伤心的李迪瞬间崩溃了,与其被人杀,不如自己动手。于是,找了根绳子准备上吊。
好在儿子来得及时,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命是捡回来了,但有使者在门口站着,怎敢出门?只能天天在家待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有亲戚朋友知道他的遭遇后,急忙跑来关心问候,使者也不阻拦,只是当面一一记下来人的名字,并让各人将携带的礼物饭菜放在门口。
饭菜在门口放得要发霉,李迪却不敢端回房间吃一口,饿得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有位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要杀要剐说个明白话,哪有这样整人的!头脑一发热,斗胆跑出去和使者理论。
这时,使者才慢悠悠地拿出诏书。饿得半死不活的李迪一听圣旨,悔得肠子都青了,因为诏书上只说贬他到衡州当官,压根没提宝剑的事儿呀,虽然被贬不是件好事,但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自己还闹腾着自杀,还在屋里关禁闭,饿肚子,实在是愚蠢至极。
同样的使者,也到过道州寇准府。当时,寇准正在府内宴请宾客,酒香扑鼻,歌声缭绕。见此,使者转身出门,先到驿馆安顿下来,这才不慌不忙地派人通知寇准。
朝廷使者手握宝剑传圣旨,按照惯例,那是要砍人脑袋啊。府吏们赶紧跑到驿馆外,小心翼翼地等候使者。可使者就是不出来,更不捎出只言片语。大家进也不是,走也不是,只能傻愣愣地候着。
倒是寇准完全无动于衷,依然坐在府里,喝酒,听歌,直到酒足饭饱,才派人传话:“如果朝廷要赐死寇准,请把诏书拿给我看!”
使者不得不拿出诏书,当众宣读。呵,不过是贬往雷州,并非赐死,弄这么大架势,原来都是唬人的。
确实,这都是丁谓玩的小把戏,只是把这两位政敌贬官,实在太轻了,于是便想到了这一出。他要的效果,自然是像李迪那样,一看使者就自杀,就算自杀不成,受几天罪也是好的。结果,李迪一看使者那架势,以为大祸将至,吓得六神无主了,而寇准沉着冷静,不把灾难当回事,也就轻易地粉碎了祸事。
人生变化无常,灾难时有发生,但是请记住,灾难来了别放大,一放大,你就会被灾难击垮,你轻视它,它就如一阵轻风,一刮就过。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8 09:39:21
奢侈品“Top10”时间:2014-06-16 作者:未详 点击:59次 1。一颗童心。
2。生生不息的信念。
3。背包走天下的健康体魄。
4。愉悦和舒心的创业环境。
5。安稳平和的睡眠。
6。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
7。牵手一个教会你爱与被爱的人。
8。品味美好的心情。
9。自由的心态与宽广的胸襟。
10。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
这些奢侈品,你拥有几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