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36:54

温总理答问录时间:2014-01-23 作者:未详 点击:189次   2010年2月27日下午3时,温家宝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再次与网友在线交流,侃侃而谈……
  
  ⊙我在中南海25年,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人。
  
  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不再属于自己,他已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
  
  如果从2003年算起,我已经8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了。我觉得和群众在一起不仅高兴,而且心里感到踏实。
  
  ⊙我前两天也翻起祖父在乡村办乡学的经历,他是第一个在农村办女子小学的。在那个时期,要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是他坚持办下来。他常讲,作为一个小学校长,当时最重要的是两项任务:第一是筹款;第二是请教师。因此,他请了许多大学毕业生,甚至高材生在小学任教,他那所小学培养了许多人才。他的校训很简单,就是四个字“勤劳朴实”。每周他都要在周会上给孩子们讲人生、讲学习。
  
  ⊙母亲对我的教育我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1942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的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
  
  ⊙我也知道所谓“蜗居”的滋味。因为我从小学到离开家的时候,全家五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住房。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们应当按现在的条件来改善群众的住房。
  
  ⊙我们号召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到边疆地区,到农村去。还想强调,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学有所用。
  
  我们特别希望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我常讲,一个人能有工作,不仅解决生存问题,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尊严。
  
  ⊙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已经是农民工。我们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我们城市能够正常运转,人们生活能够安心,是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的。
  
  ⊙我在金融危机开始的时候就讲,一些国家的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一个社会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它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也是不稳定的。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从几十年的政治生涯,我懂得两个问题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致政权的巩固,一个是贪污腐败问题,一个是物价问题。
  
  ⊙世博会开始于1851年,到现在接近一个半世纪了。世博会应该是人类文明交流的舞台,更是一个交流心灵的舞台。美国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1893年用手触摸着参观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我会把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因为在那里,会有世界的光明,会看到世界的未来和希望。
  
  ⊙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启发他们的智力和能力,让他们学会动脑、动手,学会做人,使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
  
  她(已故北京实验二小的老校长霍懋征)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她是把爱整个倾注在教育一线的。我之所以为她送别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青年人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这就需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要有严谨的学风和诚实的态度。不图虚名,不度虚生,唯以求真的精神做踏实的工夫。
  
  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强大和信誉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的实力,还应该表现在民族的素质和道德的力量,而且我以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更为长远。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38:38

许你光明的未来时间:2014-01-22 作者:未详 点击:240次   当初在村里,她可是仙女级的人物,村里的小伙子梦到的女孩,都是她的倩影。
  
  其中有个小伙子后来成了她的丈夫,为了追到她,他是下了蛮力的,每天早上在屋前用自制的哑铃和单杠练肌肉。高中毕业回乡,当了生产队长。他们婚后生育两男一女,看上去幸福美满。
  
  另一小伙子学习好,要不是遇上“文革”,笃定是可以上大学的。而且会写诗,小河边的柳树权里总藏着他给女孩的诗,有一句诗让她记了一辈子:许你一个光明的未来……
  
  心中的仙女结婚后,写诗的小伙十年都没成家。他后来说,也不是刻意等什么,就是没遇到合意的。
  
  十年中,女子的丈夫顺风顺水,已经当上了公社干部,美中不足的是,他不明白自己视力怎么会越来越差,稍稍光线暗些就像个盲人似的。而事实上,他的眼睛正在无可逆转地失明。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这个要强的男人,在某个晚上回家时,因拒绝人陪送而溺水身亡。一年后,写诗的小伙子娶了他一直爱着的女子。他们没再生育。他一心一意把她7岁、5岁、1岁的三个孩子抚养大。
  
  大儿子娶了媳妇,二儿子娶了媳妇,小女儿正在谈恋爱,日子一天天红火,最重要的是,他一如既往地疼她、爱她。他们很幸福。
  
  可是厄运又向这家人一步步走近。先是大儿子视力越来越模糊,等大儿子完全看不见时,二儿子视力也出现问题,一切症状像他们的生父。医生告知这是遗传所致,小女儿的对象被吓跑了。
  
  做母亲的眼见儿女一天天失去视力而无能为力,眼泪都快流干了。他们的继父在这时显示出他强韧的一面,他让大家接受现实,振作精神,学习盲文、按摩,学习谋生技术。
  
  我是从小女儿处得知这家人的故事的,小女儿的视力也正在变差,两个哥哥则已完全失明。小女儿说:我对自己倒不怎么难过,难过的是,爸爸养大我们,他老了,我们不但没法报答他,还成了他的拖累……
  
  这个男人成了全家的光亮,正如他当年写给女孩的诗句:许你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38:59

许你光明的未来时间:2014-01-22 作者:未详 点击:240次   当初在村里,她可是仙女级的人物,村里的小伙子梦到的女孩,都是她的倩影。
  
  其中有个小伙子后来成了她的丈夫,为了追到她,他是下了蛮力的,每天早上在屋前用自制的哑铃和单杠练肌肉。高中毕业回乡,当了生产队长。他们婚后生育两男一女,看上去幸福美满。
  
  另一小伙子学习好,要不是遇上“文革”,笃定是可以上大学的。而且会写诗,小河边的柳树权里总藏着他给女孩的诗,有一句诗让她记了一辈子:许你一个光明的未来……
  
  心中的仙女结婚后,写诗的小伙十年都没成家。他后来说,也不是刻意等什么,就是没遇到合意的。
  
  十年中,女子的丈夫顺风顺水,已经当上了公社干部,美中不足的是,他不明白自己视力怎么会越来越差,稍稍光线暗些就像个盲人似的。而事实上,他的眼睛正在无可逆转地失明。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这个要强的男人,在某个晚上回家时,因拒绝人陪送而溺水身亡。一年后,写诗的小伙子娶了他一直爱着的女子。他们没再生育。他一心一意把她7岁、5岁、1岁的三个孩子抚养大。
  
  大儿子娶了媳妇,二儿子娶了媳妇,小女儿正在谈恋爱,日子一天天红火,最重要的是,他一如既往地疼她、爱她。他们很幸福。
  
  可是厄运又向这家人一步步走近。先是大儿子视力越来越模糊,等大儿子完全看不见时,二儿子视力也出现问题,一切症状像他们的生父。医生告知这是遗传所致,小女儿的对象被吓跑了。
  
  做母亲的眼见儿女一天天失去视力而无能为力,眼泪都快流干了。他们的继父在这时显示出他强韧的一面,他让大家接受现实,振作精神,学习盲文、按摩,学习谋生技术。
  
  我是从小女儿处得知这家人的故事的,小女儿的视力也正在变差,两个哥哥则已完全失明。小女儿说:我对自己倒不怎么难过,难过的是,爸爸养大我们,他老了,我们不但没法报答他,还成了他的拖累……
  
  这个男人成了全家的光亮,正如他当年写给女孩的诗句:许你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39:16

隔着光阴打量自己时间:2014-01-22 作者:未详 点击:385次   上午,主任让我们清理一下资料室,把那些堆积如山的旧报刊卖掉。在墙角发现了一个手提袋,竟是厚厚一摞泛黄的“应聘简历表”。这定是公司以前到人才市场招聘时收到的,我留了下来。
  
  忙完了,我们坐下来休息。小刘开始扒拉那些简历,说找找有没有美女。
  
  过了一会儿,小刘拿着一张简历表念道:某男,大学本科,曾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三次获学院二等奖学金,英语四级,爱好读书,曾在校报发表作品……
  
  我不屑一顾地说,肯定是假的,一个学校有N个学生会副主席呢,校报发表作品还值得一提?太普通了,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
  
  小刘又念了一个,也都很普通。“难怪这些人没有被公司录用呢,毫无特色。”我和金姐都用刻薄的语气批了一通。
  
  这时小刘一脸坏笑,摇了摇那两份简历说,这可是你两位当年的简历啊。我和金姐都愣了,满脸通红。
  
  中午吃饭时,我们跟主任聊起了这件事。主任说,小付当年是拿着贴满了在校报发表的文章剪报来的,虽然很幼稚,但是那股朝气让我眼前一亮啊;小金是唯一一个没穿高跟鞋的女生,在铺了地板的办公室走廊走过,没有一点噪音……
  
  答案竟然如此简单。原来,一向自命不凡的我们,并不比落聘的那些人强多少啊,只是运气稍好罢了。
  
  隔着光阴打量自己,自己却成了陌生人,我们这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39:27

景深时间:2014-01-22 作者:未详 点击:198次   智慧的人会知道变焦吧。远景、中景、近景,还有特写,广裹和细微结合得十分完美。
  
  与一个朋友讨论应该具有的“景深”:

  放松,自在,卸下,接纳,尝试,不凝神聚气于某一点,也不惧怕伤害,甘于吃瘪,适当示弱,坦然面对可能无法把握的局面,顺势,勇敢,接受一切的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后悔、哭泣和疼痛——这样的“景深”,面对变幻的生活,可能比较合适。

  生活是变幻的,也是强硬的,唯一的办法是让自己的景深更深远一点、更丰富一点。

  这样一来就开阔了,开阔了就柔和了,柔和了就自由了,自由了就强大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39:40

照相盒子时间:2014-01-23 作者:未详 点击:193次   时间与相机,亦是艺术与生活,爱情与理想,现实与诗。
  
  莎士比亚说:“不管饕餮的时间怎样吞噬着一切,我们要在这一息尚存的时候,努力博取我们的声誉,使时间的镰刀不能伤害我们。”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了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而兰波则说:“她被重新发现了。”这个“她”,既是时光,也是现实;既是文字,也是社会。“照相盒子”便是这样一个有着“重新发现”功能的物体,照相盒子是炫目多姿的佳能、尼康、索尼,也是每个人的灵魂与眼睛,是时代的记忆与成长的烙印。
  
  “重新发现”就意味着一种特殊的对待世界和对待事物的方式,意味着对人类普遍生存境况的更深的洞察,意味着一种诗性的参与,一种个性的自我表达。
  
  时间和相机的寓言依旧继续,它们的争论仍喋喋不休,大抵都是情人间的勃罢了,可爱的时光机器与可敬的高科技。既然知晓无法打破时光之流的束缚,照相盒子依然固执地用自己的风格凝固弹指间的心动,哪怕以此于无涯的时光里再延长一丝一毫,也要用心中恣肆的情感涂染相纸。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39:50

理发师的谎言时间:2014-01-23 作者:未详 点击:180次   这天,我到街口那家老理发店理发。走进店里,我看见理发师正同时忙着两个活儿。
  
  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位只有几绺头发的秃头男子,理发师正在仔细地给他的每一绺头发染色。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剪平头的男子,他的整张脸覆盖着一层白色的东西,双眼处覆盖着两片黄瓜,正在做“面膜”。
  
  “我先给这两位先生做完。”理发师一脸歉意地对我说。“不着急。”我说,然后在一边坐了下来,边看报纸边听他们交谈。
  
  “恭喜你啊,史密斯先生,您的头发比上次多些了。”理发师对秃头说。
  
  秃头头也不抬地应道:“我每天都使用你推荐的洗发水,你真看见有新头发长出来了?”
  
  “当然,我发现了许多新的茸发,”理发师斩钉截铁地说,“凭我30年的理发经验,无论谁长出新发我都能看出来。再说,20年前我就开始侍弄您的头发了,我能看不出差别来吗?”
  
  秃头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一边的我听得无比惊愕。我不是毛发学家,但我的视力很好,我清清楚楚地看见那个秃头头上一根新发也没长出来。
  
  “洗发水生效后,新发的生长速度有多快?”秃头试探着问道。
  
  “史密斯先生,说出来您可能也不会相信。我见过好多像您这样的情况,那些人的头发在所有的希望都丧失殆尽的时候,突然在某一天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且非常浓密,我都担心别人把他们当成灰熊了,不过不能保证谁都会那样。”理发师回答道。
  
  “当然,但是你真的认为我可以重新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
  
  “我想是的。”理发师再三保证。然后,他更加小心翼翼地梳理那几绺染过的头发。梳理完毕,秃头递给他一张十美元的钞票。
  
  送走秃头后,理发师转向做面膜的那位男子。这位先生看起来肯定有六十来岁了,他的皮肤已经有很多褶皱。
  
  “哦,摩根先生,您的皮肤看起来多么光彩照人!”理发师大声赞叹道。我的全身马上起满了鸡皮疙瘩,这不是明摆着睁着眼睛说瞎话嘛!
  
  幸好平头还没有被理发师的迷魂汤灌得找不着北,他疑惑地说:“但是你看,有些鱼尾纹还是很明显呢!”
  
  “不要担心,摩根先生,它们都会消失的,很快就会消失的。”
  
  “最近我的皮肤护理专家建议我注射肉毒素,你认为如何?”平头问道。
  
  “千万不要用,摩根先生。”理发师斩钉截铁地说,“那些不可救药的人才会用那玩意儿呢,像您这样容光焕发的人根本用不着。”
  
  说着,他继续给平头的面部做按摩,反复几遍后,他又夸张地说:“瞧,您的皮肤多健康,它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相信我,您隔周来我这儿做一次面膜,就会见到效果的。”
  
  又一张十美元的钞票进了理发师的口袋。随后,平头愉快地离开了。理发师拍拍椅子,再换上一张坐垫,示意我坐上去。理发店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我正视着理发师,说道:“你对他们撒谎,对不对?”
  
  “没有!”他说,可眼睛并不敢看着我。
  
  “我认识你至少有15年了,你刚才明明在撒谎!”我坚持道。看着我坚定的目光,理发师泄了气,说:“对,我是对他们两个说了谎话。”
  
  “你做了几十年理发师,你的职业道德哪去了?你居然为了一点小费而骗那两个可怜的人!”说完,我鄙夷地看着他。
  
  他叹了口气,沉默了许久后说:“我撒谎并非为了小费。你知道那个秃头是谁吗?他是一位心脏外科医生,每天他都挽救着许多人的生命;而那个皮肤松弛、满脸皱纹的又是谁?他是一位上校,曾经参加过多次战斗,同样,他也救了许多人的性命。一个可怜的理发师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只能说两句好听的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40:01

超速汽车时间:2014-01-23 作者:未详 点击:204次   小镇里的一名警察正在大街上巡逻,突然出现一辆汽车,公然在马路上超速行驶。他立即把汽车拦了下来。一个穿西装的男人从车里跳了出来,满脸是汗,非常着急地说:“警察先生,请听我解释。”
  
  “你不需要做任何解释!”警察严厉地制止了男人。“你现在需要冷静一下,我会让你在监狱里清醒清醒的,直到我们的长官回来,听候他的发落。”
  
  “警察先生,等一下,请一定听我解释,”男人又急着说,“我有重要的事情……”“闭嘴,你违反了法律,还想再妨碍司法公正吗?我没有兴趣听你要说什么!我是不会放你走的,你将被关进监狱。再多说一句话,我就再加你一条罪名。”警察咆哮道。男人只好闭上了嘴。
  
  在监狱里,几个小时过去了,男人一直蹲在一个角落里,一句话没说。警察看着这个老实的司机也挺可怜,宽慰他说:“你也不用特别着急,应该说你还是很幸运的。因为我们长官的女儿今天结婚,所以他今天的心情肯定特别好,到时候把你放了也说不定。”“别指望他的心情会好,”男人蹲在监狱里无奈地说道,“我就是她女儿的新郎”。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40:09

最想听到的时间:2014-01-23 作者:未详 点击:219次   三个好朋友在聚会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三个人都死了。进入天堂后,一个天使走过来问道:“现在你们的亲人和朋友们正在为你们举行葬礼,你们希望他们说些什么呢?”
  
  杰克是一位医生,他想了想,回答:“我希望他们能说:‘杰克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医生,他的医术非常高超,他还是一个好丈夫,对妻子和孩子的关怀无微不至……”
  
  约翰是一位教师,听了杰克的话,他也说出了自己想听到的:“我希望人们能这样说,‘约翰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老师,他讲课生动有趣,约翰还是一个完美的丈夫,他是家里人的骄傲……’”
  
  天使点点头,把他们的话一一记下。轮到詹姆斯了,“你希望听到什么呢?”詹姆斯说:“我只希望他们能说一句话,‘瞧,他在动。’”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5-1-15 12:41:22

哈哈,上海滩时间:2014-01-22 作者:未详 点击:96次   说起上海,那是个5岁孩童都知道的地方;说起上海人,又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记得我年轻那会儿,讲究个“三转一响”,还得是上海货:自行车要“永久”、“凤凰”,手表要“上海”,缝纫机要“蝴蝶”,收音机要“红灯”。光这还不算,进而连座钟也要“555”、球鞋要“回力”、钢笔要“英雄”、相机要“海鸥”、电扇要“华生”……照说天津“飞鸽”自行车并不亚于上海车,可人们偏认上海货,没辙!
  
  再说上海人的家,你随便走进一家瞧瞧:不分贫富、宽窄,总是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个花架、一个角柜都安放得恰到好处;你轻易移动一件试试看,不破坏了室内“整体美”才怪!到上海人家中做客,你看他(不是她)烧的菜,数量不多,但绝对有“品相”。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上海人的衣着,可谓集时尚、美观、得体于一身。那颜色讲求个上下装小对比,肥瘦误差叫你肉眼瞧不出来,仿佛那衣裤不是商店买来的、而是裁缝店大师傅量体裁衣定制出来的。即便在那“兴无灭资”的火红年代,上海人也能在“革命化”和“个性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文革”前上海男人的冬装是:上身一件宽大的本装棉衣,配一羊毛大围巾,下身一条极瘦极挺的深色包屁股西裤,脚踏一双油光灿亮的火箭头皮鞋,再加上那特有的言行举止。他就是钻到人窝窝里,也能被一眼认出:“这是上海人!”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我就认识一位上海师傅,姓王,名玉生,身似铁塔,声若洪钟,性情豪爽,四方脸膛上长着毛蓬蓬的大胡子,人称“王大胡子”。可就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众人偏偏说他“不像上海人!”
  
  在南京路欣赏街头舞蹈是种享受:小乐队是夏威夷式的,一曲奏响,人们翩跹起舞,瞧那神态,讲究的是摩登,追求的是品位。在永安公司旁,我见到一位女士在跳《白毛女》中的一段独舞,那气质、舞姿,与舞台上的专业舞蹈家一般无二,要不是身置其境,怎么也不会相信这竟然是街头舞蹈。
  
  坐落在人民广场上的上海市委、市府大楼或许也值得一提。别看它不起眼,可不起眼中自有“起眼”处:一是它不设台阶,大厅与马路基本处在同一平面上,彼此互望呈平视状,而不像我们许多市府、区府乃至县府、镇府大楼,台阶高筑,百姓仰望;二是牌子挂得不一样:左首挂“人大”,右首挂市府,一向稳挂头牌的市委被挪到了“人大”后边……
  
  要说不愉快的经历,倒是遇到过两次,只不知这算不算是上海人的“排外”。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一次出差途经上海,下火车时已经天黑,正为找旅馆犯愁,只见一年轻瘦子手上晃着个牌牌,笑容可掬地招呼旅客到他那儿去住,说是“又近又便宜”,没容我细想便被他半推半哄连同众人塞入一破旧大篷车。破车一上路便发疯似的颠了半个多钟头,由你怎么发问,瘦子只回说“快到了,就在前面”。眼见不对劲儿,一车人正待发作,但听“嘎吱”一声,破车停在一小旅馆前。一车人进了门迎面便是地道,瘦子领路,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拐到尽头,众人抬头一看,却见门洞上方大书《最高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方知乃一防空洞。众人只叫得苦,再寻那瘦子时,人影儿都不见了……这一晚睡的是大通铺,被子单薄且潮湿阴冷,正哆嗦间无意中见到对面墙上贴有毛主席《七律》:“……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与我一块上当的包括见多识广的北京人和精明过人的广东人,全应了《水浒》里孙二娘那句话:“由你精似鬼,照吃洗脚水”。众人恨死那瘦子了,后经指点,方知瘦子那号人,本地人泛称“小赤佬”。
  
  还有一次,在上海坐三轮,那天正逢阴雨,车夫用篷布将我遮了个严严实实,坐在里面倒也惬意。早就听人说在上海坐三轮要留神“弯弯绕”——目的地近在眼前,他能给你绕到天边。这一路我光顾防他绕了,结果他却没绕,倒是上坡时三轮后面的帆布小窗帘忽地被掀开,伸入一张娃娃脸,大呼一声“老乡!”随即缩回跑开。我着实吃了一吓,追望过去,恶作剧者乳臭未干,分明又是个小“小赤佬”。
  
  哈哈,说不尽的上海滩。
页: 2289 2290 2291 2292 2293 2294 2295 2296 2297 2298 [2299]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查看完整版本: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